康熙为何要否决施琅提出的攻日计划?一代明君,其实也有口难言!
相关推荐
-
施琅受命攻取台湾
公元1661年,明末抗清大将郑成功率师东征,赶走荷兰殖民者,一举收复台湾,是为彪炳史册的英雄.这一年,顺治病死,康熙继位.郑成功也于这年病逝,他的儿子郑经继位后,与清廷抗衡,欲割剧一方,谋求独立.康熙 ...
-
台湾郑氏被灭亡后,施琅提议一鼓作气灭掉日本,康熙:痴人说梦
"如施琅者,立如此奇勋,必令永秉节钺,荣华以终其身!"--康熙 施琅,天启元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一富裕家庭中,由于从小长了一张大方脸,父亲施大宣认为他天生异象,将来一定会出将入相, ...
-
大战厦门海战役的结局怎么样?郑成功绝境反击打出辉煌一战
对郑成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顺治皇帝并不是死于1661年,也没有去五台山当和尚,而是早在一年前的1660年就已身亡,原因是在这一年的一场战役中 ...
-
康熙做了3个错误的决定,改变了中国,也埋下了隐患
2021-07-05 13:48:26 来源: 彩虹留声机 康熙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正是因为有了他执政,所以才能够让大清帝国越来越强大,让 ...
-
施琅提出用侯爵换一个荣誉,引起大臣不满,康熙非常勉强才同意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军在澎湖打败刘国轩的水师,取得重大胜利.随着他的大军压境,刘国轩向郑克塽提议投降,郑克塽也无奈地同意.这样,郑氏在台湾的统治结束,清朝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 施 ...
-
简说康熙为什么要杀施琅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康熙和施琅之间的事情,很多人说这个康熙要杀这个施琅,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康熙真的会想杀这个施琅吗?是不是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呢?对于这个问 ...
-
1950年第三野战军攻台计划搁浅始末
1948年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准确地估计到国民党将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台湾.如何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其中包括解放台湾,毛泽东深入思考,战略运筹,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中 ...
-
俄罗斯提出一项“大计划”——
据<俄罗斯报>网站5月18日报道,俄军工委员会在起草2024年-2033年国家新军备计划时,肯定了将建造新航母纳入其中的合理性,并初步确定了新航母的造价及建造期限. 目前俄海军仅有一艘航母 ...
-
康有为提出的“人种改良”计划,为何一直遭人诟病
清朝是整个封建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王朝,在此之前各王朝面临的纷争大多是民族内部的纷争,但是清朝统治时期却迎来了外来侵略者的冲击,这些外来侵略者肆无忌惮地瓜分着中国的资源,欺辱着中国的百姓,这给晚清统治者 ...
-
拜登提出如此大规模基建计划,2.3万亿美元够吗?钱从哪里来呢?
与之前各大机构预测的一致,即在高达1.9万亿美元的庞大规模刺激计划之后,美国还将有规模更大的激励规划--美国总统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发表讲话的时候,公布了一项高达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
-
康熙是一代明君,但他却不是顺治帝最理想的继位人
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执政者,他在位期间,政绩显著,是清朝的一代明君,可当初,顺治帝并没有把他作为头号继位人选,这是为什么呢?谁又是合适的继位人选呢? 顺治的两任皇后,都没有生 ...
-
清朝最年轻的湘籍总督刘长佑,提出“灭亡倭国计划” 吓坏了当朝元老李鸿章
清朝最年轻的湘籍总督刘长佑,提出“灭亡倭国计划” 吓坏了当朝元老李鸿章
-
甲午战争后,清朝一猛人提出进攻日本的计划,却被慈禧所阻止
熟悉晚清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忽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爆发于公元1894年,按中国干支纪年,这一年是甲午年,所以中日之间的战争,也被称之为甲午战争.而这,就如同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一样,都采用了中国干支纪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