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间

有不浅的缘分,才会成为同事。
工作共同者为同事,利益相同者为同事,故同事之间矛盾也多。兴高采烈之时,突然进来另一位同事,欢笑戛然而止,歧视不单恶语相向,也包括划分你我。明明不相干,疑神疑鬼,似与自己关联,脸上皱成一团委屈。有些时候,沉默回避说明一切,闪烁其词说明一切。每个单位都是一个微小社会,同事之间存在最为复杂的社会关系,缺少共同爱好,难有相似三观,一天之内多数时间却要呆在一处,难免生出扭曲来。
天道好还,人言可畏,因为有人信邪。一退再退,退而求其次,勒庞《乌合之众》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便会严重降低,为获取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以智商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采于群议,询彼舆情,占得人间一味愚,缺少己之见地。读畅销书,论热点事,为的是有共同话题,渐渐只能想到每个人都能想到的事。侧行俯立,好语巧笑,随人浮沉,都无眉目,消耗自己的时间与人家海聊,浪费太多精力讨好无关之人,面具长戴,终会成为脸的一部分。体制内待久了,总觉得关系大于能力,谁也不惹,凡事折衷,波德莱尔看得清,“一个折衷派是一条想在四面风中行驶的船”,结果原地未动。
无不阐之理,亦无不达之意,然被误会恰是表达者的宿命,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不是你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你。”狗急跳墙,人急能敌,戴上面具逞强,然吵架容易和解难。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且越描越黑,朋友的朋友未必朋友,敌人的敌人定是朋友。近看水色远看山,越近看到的杂质越多,同事之间也是,好时勿说尽秘密,恼时勿言及隐私,人性有弱点,须加提防。专业以里不能说,专业之外八卦说,某方面比你知道的少,那人定有比你知道多的领域。吃一次亏,学一次乖,没有内心的认同,却有当面的赞美,赞美泛滥如圈中点赞,好个虚伪。
有时赞美与贬低,难以区分,不知起于何时,如同被批评,被表扬也尴尬。曹臣《舌华录通鉴》记有一段子:“杨君谦每以文示人,人曰‘佳’,即掩卷问曰:‘何处佳?’其人卒不能答,便去不复别。”对此深以为然。人生难免一局又一局,总得先入局,再破局,这世界如此喧哗,让沉默之人显得呆傻。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则不是品茶,而为施茶。多历年所,人一多即头晕,不是社交恐惧症,也是人群厌烦状。相处不累,方能久处不厌,吾道甚大,何必相同。白日读书,书中有未知;夜里睡觉,梦里皆心想。
努力闭嘴,心存抱怨,危机无以化为转机,换岗位还是换行业?所谓压力,能力不足而已;所谓困难,本事不够罢了。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临近退休,喟叹一番,一生风险甚多,总算都已熬过,足见单位环境之不善,同事相互之叵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