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学:探幽阐微,论文衡史——《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序

(0)

相关推荐

  • 叶露:赋学研究的当代展望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早就有"小学亡而赋不作"的论断.创作者少,研究者自然也稀疏,甚而辞.赋.颂.骈文等混淆不清,界定模糊,因而也使得赋学研究出现很多混乱的现象.幸而这 ...

  • 书讯丨《明代宫廷戏曲编年史》

    在宫廷戏曲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时期,不仅剧本数目巨大,而且上承元杂剧余绪,下启清代宫廷大戏盛况,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明代宫廷戏曲经历了一个从"以雅化俗" ...

  • 王学锋:2019年度戏曲学发展简述与思考

    作者 王学锋: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原文刊于<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2期 摘要 2019年,戏曲学的研究继续稳步推进,清传奇.杂剧和清中后期至民初的地方戏曲.俗曲等相关文献得到较多的 ...

  • 吴承学:何谓“中国文章学”

    何谓"中国文章学",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把文章学理解为文章写作技法方面的理论.如曾枣庄认为:"文章学是研究诗文篇章结构.音韵声律.语言辞采.行文技法的学问."祝 ...

  • 吴承学:“念中文的,就要像梅花一样高洁”

    我读大学时,最喜欢的科目是先秦文学.究其原因,是喜欢任课老师卢叔度先生.他是刚从系资料室解放出来的老"右派",性豪爽,喜品藻,任诞简傲,恍若<世说新语>中人.我的毕业论 ...

  • 吴承学谈枕边书

    吴承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华读书报:您的枕边书有哪些?您的枕边书会经常变化吗? 吴承学:很惭愧,我枕边并不放书.我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和书一起度过,书本是我的日常必需品,有如工人农民的劳动工具.劳作 ...

  • 吴承学 | 追寻中国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文/吴承学 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 摘 要: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必须继承中国文体学传统范式和经典方法,并探寻具有当代学术高度,有思想内涵.文化视野.科技文明与现实关怀的独特路径.文体学研究 ...

  • 吴承学:学术研究的目的不是填补空白

    ISBN:978-7-5361-6896-1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 吴承学:类书与文学批评

    <中国古代类书的文学观念>序 吴承学 魏晋以还,因诗赋事类之需,类书日盛.经籍深富,浩如江海,类书包罗万象而分门别类,便于检寻征引,既有利作者用典,亦有助读者寻典与释典,故为广受重视. 2 ...

  • 【唐风宋韵文学微刊】河北诗人承学诗词(七)

    暮色苍茫残照里,老僧古寺偎斜阳         [作者简介]:承学,实名韩魁,又名成奎,网名钟毓散人.墨韵阁主.河北魏县人.农民,六十八岁:少年失学,终生务农,酷爱文学,自学成才.有作品五百余篇散发于 ...

  • 【唐风宋韵文学微刊】河北诗人承学诗词(六)

    三连一下,欢度五一劳动节~ 柒尺男儿谈笑处,人如小卒在棋中         [作者简介]:承学,实名韩魁,又名成奎,网名钟毓散人.墨韵阁主.河北魏县人.农民,六十八岁:少年失学,终生务农,酷爱文学,自 ...

  • 【唐风宋韵文学微刊】河北诗人承学诗词(八)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 长风万里稻香路,却辞红尘出大关 OFGRAIN         [作者简介]:承学,实名韩魁,又名成奎,网名钟毓散人.墨韵阁主.河北魏县人.农民,六十八岁:少年失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