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内针规范(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
相关推荐
-
学习内针的总则
(1)上病下取,下病上治 (2)左病右取,右病左治 (3)同气相求(三才同气[天地人.上中下.三阴三阳].三焦同气) (4)阴阳倒换求
-
《黄帝内针》内针规范
一.识证(症)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 证--病证.病因.病治(三合一) 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唐·许胤宗 二.总则 (1)上病下取,下病上治 (2)左病右取,右病 ...
-
黄帝针经读书笔记
章一:概述 1针贵明理. 作者分了两个部分来讲,第1个部分作者说为什么现在针道衰微是因为脱离了易用难忘. 接下来他又说了贵在明理这件事.明理可以用以下这句话来解释:"执药不如执方,执方不如执 ...
-
指法随记(十四):去做就是
有朋友留言:"指针有时候信心不够,比如两筋之间的穴位,因为空间的原因,手指点按相当没感觉,感觉没有按到穴位,包括力度和时间不好把握,但是扎针就很明显.信心不够,效果就可想而知." ...
-
师说视频2 | 杨真海老师讲如何处理伤风感冒
师说 如何处理伤风感冒 杨真海老师
-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3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3
-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1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1
-
杨真海、刘力红两位老师教你黄帝内针急救法
编者按 本文整理自杨真海老师传讲.刘力红老师整理的<黄帝内针>一书,第三章内针规范. 对于中医学人而言,我认为有一个观念是必须纠正的,那就是中医只治慢病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形成,与针道衰微关 ...
-
黄帝内针-杨真海
治病法则:1,上病下治.2,左病右治.3,同气相求(同名经,如手足太阴同气).4,阴阳倒换求.人体阴阳:1头为阳,足为阴.2上肢为阳,下肢为阴.3上下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4,腰背为阳,胸腹为阴.人体 ...
-
杨真海 | 如何学习黄帝内针
"黄帝内针"传承人杨真海老师 杨真海,黄帝内针传人,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针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医药院校经典中医教材<黄帝内针讲义>主审,专著<黄帝内 ...
-
黄帝内针:手足三阴经之太阴、少阴、厥阴同气
熟悉了手足三阳经络同气,再来看手足三阴经络同气,那就简单多了.还是先回顾一下<黄帝内针>是怎么谈手足三阴经络同气的. 手足太阴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第一个对应是腕对应踝,手太阴经在腕是太渊穴 ...
-
黄帝内针 | 经络同气
黄帝内针 | 经络同气(2)头顶的区域是厥阴所在,头顶厥阴处的同气点在手为劳宫,在足为太冲.这两个同气点不仅是头顶的同气点,两穴之间也互为同气点.初学内针,遇到中风后遗症3年的患者,患肢太冲穴附近酸胀 ...
-
即将开业丨黄帝内针医案分享(一),董三姑的顽固失眠。
董三姑的顽固失眠 "黄帝内针学员 焦方鲁| 分享人" 陈述: 3月21号下午从集上义诊刚回到家,已84岁高龄的街坊董家三姑来诊,像个孩子似的一脸委屈说"老四啊,三姑心里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