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六)
相关推荐
-
硬笔行书有哪些特点以及用笔技巧有哪些?图文详细说明
111 转自今日头条:保定刚子,版权归原作者. 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来的一种书体,相传为后汉颍川刘德升所创.但它又不同于草书的符号化,比草书容易认读,一般能识楷者认读行书也没有障碍.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零七)
米芾书<三吴诗帖> 临帖之所以会边临边忘,原因也正在于读帖不深.我们很多人,临帖前几乎都不读帖,依葫芦画瓢,敷衍了事.临帖之事,开卷释然.闭卷茫然,想必是多数人都曾有过的体会. 所以,拿到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九)
尊重经典.崇尚法度(以古为师,对古法的深刻认知). 学书有五个境界,明.新.深.通.化. 明:明白什么是书法,写字与书法不一样. 新:自己对书法的理解.看法.要在古人的基础上有别于古人. 深:理解要深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八)
一幅书法作品犹如一幅画,有色之处是画,无色之处也是画;同理,有字处有结构,无字处也有结构.有字之处,谓之"黑",无字之处,谓之"白",处理好通篇黑白关系,是章法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七)
取先人笔法之精华,加以创新而变通.无论什么时期,先人的笔法永远都是后人创作的基石.当下书坛,书家们在创作中更多强调的是艺术性的创新,但"千古不易"的笔法规律依然遵循.笔法在具体的作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五)
首先,学行书宜自晋人入手.为什么呢?因为行书在东晋时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而且至今未能被超越.古人有句话叫做"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也就是说,入手学习最上乘的范本,学习者也只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四)
内容与形式是艺术创作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艺术创作中,把内容放在主体的观点占大多数;而把形式作为艺术创作至为重要位置的观点也同样影响很多艺术家. 情感与形式的表现是所有艺术中最根本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三)
临帖是每一个学书法者不可缺的功课,如何临帖是学书者都想急于解决的问题,而刘文华老师认为,在此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临帖是在临什么.他说,我们入门学古人的时候,就是把古人的规矩摆在了桌面上,临帖就是学规矩,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二)
在笔法技巧中,运笔的速度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技巧之一.笔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快与慢的问题,它与所要书写的墨色.字体,所要表现的风格.节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速本身既能完美地表现这几个方面,又要受到这几个方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一)
很多人准备国展作品,花了很多心思.其实,准备作品是有诀窍的.实地看过评审的人就会发现:首先是很多作品打包成卷,然后一张一张的由工作人员掀开,那么这里面的窍门是什么呢?因为作品都很长(大),所以评委坐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