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药汤剂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病证】什...

什么是痞满?汉代的中医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到:“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心下,即为胃脘,属于脾胃病变。

这句话的意思不仅说明了痞满病证是什么,用什么药治疗,而且还指出了临床常见痞满病证和结胸病证的区别。

首先什么是痞满病证?痞满只“满”而“不痛”。痞满可以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药物所伤等引起人体中焦(脾,胃)气机阻滞,脾胃气机升降失职,临床出现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以患者自觉脘腹胀满,胀满部位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特点,可伴有胸闷,饭前或饭后胀满明显,有时胃中有振水声,或肠鸣音等。

根据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的病机,中医认为治疗当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治则,又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在总治疗原则基础上灵活发挥,使用不同的中药方剂针对性治疗。其中最基础的方剂即为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炙甘草)

其次痞满与结胸病证如何区别?痛与不痛就是两者的最大区别:痞满不痛,结胸不仅胀满不舒还硬痛,如有物堵塞硬痛。

(0)

相关推荐

  • 胃痞病重视治肝 脾胃同治经方

    胡刚治疗胃痞病经验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大的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包括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在临床上出现上腹胀满 ...

  • 《伤寒论》读书笔记157--有恶心的感觉,兼有心口窝处(心下)胀满但是没有疼痛的感觉,试试半夏泻心汤...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157: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 ...

  • “陷胸和胃汤”治疗痞满之证(名医名方)

        张志明,男,1964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第五批省市五级师带徒指导老师.现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 ...

  • 独用仙鹤草治疗多种病证 刘苏长期的临床实践

    安徽省太湖县中医院内科:方绪胜 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内科:刘苏 关键词 仙鹤草:临床使用:经验总结:刘苏 仙鹤草别名龙牙草.黄龙尾.子母草等,为蔷薇科 植物白鹤草的茎叶.性味苦涩平,入肺.肝.脾经,有 ...

  • ​针灸四神聪穴治疗小儿病证举隅

    近年来,临床应用四神聪穴治疗小儿常见病证,收效显著,举隅如下. 遗尿证 幼儿睡眠小便自遗,不能控制,醒后方知,即为遗尿症.其病因正如<甲乙经>云:"虚则遗溺."又< ...

  • 『名医经验』成肇仁治疗痞满临证经验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说明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quo ...

  • 理中丸可用以治疗的病证是A.胸痹B.心悸...

    理中丸可用以治疗的病证是 A.胸痹 B.心悸 C.胁痛 D.眩晕 E.头痛 正确答案(A.胸痹). 解析:本题考查理中丸的主治,需理解记忆.理中丸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 ...

  • 『名医经验』成肇仁:治疗痞满临证经验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说明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quo ...

  •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病的体验

    众所周知,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 ...

  • 经方治疗神志病证治规律研究  精神病。

    结果:经方中用于治疗神志病证的方剂有 五苓散.栀子豉汤.白虎汤.三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其治疗的神志病证有烦躁.不寐.癫狂.痫证.奔豚病.脏躁.百合病等.根据文献整理,可以看到经 ...

  • 【治疗胃肠病证的药对,用对胃病除】 1、...

    [治疗胃肠病证的药对,用对胃病除]  1.黄连合紫苏叶--清化湿热,行气和胃 适用于:脘闷不舒.恶心呕吐   2.白术合鸡内金--补脾健胃,消食化积 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3.人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