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四)解题方法介绍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 C.知识技术 D.市场广阔 

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  

A.热带沙漠气候 B.寒流 C.冷锋活动 D.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答案:D 点拨:将条件转化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不会存在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例如: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南半球,向南移动 C.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答案:B 点拨:可以用下图帮助理解选择。  

6.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

例如:(2005年江苏卷)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答案:C 点拨:首先明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虽然7月气温最高,但冰雪融水补给河流还需一段过程,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8月。 

(五)选择题类型:

1.正误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直选法来选择,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2.最佳选择题:可以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来选择。 

3.因果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选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

4.组合型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方法是排除法,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确定一个或多个即可选择正确顺序。

6.选择题组:先给定材料,图表或文字,然后从几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 

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

(1)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

(2)统览给出的几道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  

二、综合问答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综合题常见类别有:

(一)、描述和阐释事物 

1.特征问题: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地表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特征(区位特征、结构特征、地域类型等)、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运输形式、线网的疏密、分布、地位等)、

资源特征等。 

2.地理成因问题: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如地形成因分析、气候类型成因、气温成因、降水成因、河流相关成因、湖泊、沼泽成因、洋流成因、海水盐度成因、土壤成因。

3.自然灾害类:包括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 

(二)论证和探讨问题 

1.评价问题: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  

答题思路:三套答题系统  

①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统一入手;  

②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辨证阐述;  

③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不同对象影响效果不同)。例如: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输出地和输入地(天然气、电力) 

2.比较问题  

注意一点:两边都要回答  

常见:特征比较、区位比较、成因比较、分布比较、结构比较等 

3.措施问题  

回答思路:三套系统  

①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  

②(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  

③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

常见问题例如:  

①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②环境污染措施

③生态破坏措施

④自然灾害措施

4.规律问题  

①地理点:如地带性、非地带性  

②等值线分布特征:数值变化规律、极值分布、走向、疏密、曲直、局部闭合  

③面:形状、大小  

④变化规律: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变化量、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率大小等 

审题时注意以下表述要求:  

①简述:简单扼要叙述,必须把握要点;  

②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③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④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⑤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⑥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⑦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⑧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别、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⑨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⑩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 

(1)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2)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不分主次、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不如适当多答。  

(3)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否则可能会自露马脚。  

(4)注意“死”的采点、“活”的采点。

地理考试中考生常见的能力问题

①审题不到位,不理解,不全面。题目没看完就开始作答。  

②读图和提取资料信息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题条件。  

③不能准确认定区域位置,对地理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把握不准。  

④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不能准确理解题目的设问重点,导致答非所问。 

综合题答题过程: 

第一步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准备用。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步语言表达: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

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

说明:广州中学地理组为本公众号曾用名。

(0)

相关推荐

  • 考前必看|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助你拿高分!(转给即将高考的他/她)

    我是来解题的 高考地理·做题技巧 Jiang Xin Di Li 小编在此想要提醒各位考生 当你坐在考场里面,你要时刻提醒自己 新情景 新设问 我是来解题的 我要穷尽图文及设问信息 答案基于图文及设问 ...

  • 高考文化课地理选择题的十大方法

    高考文化课地理选择题的十大方法

  • 高考地理审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技巧 目前文综试题中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包括多选题的变形--组合型选择题),分值为44分,而要想高考取得好成绩,做好选择题至关重要. 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

  • 一位特级教师整理的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再不看就真的晚了!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完整版来啦!文科生们...

    文科生们快来收藏一下吧!很难得的资料 这套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一共43页,由于内容太多,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部分,如果你认为不错的话,可以下载打印一份用起来更方便! 需要电子版可以评论区留言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再不看就真的晚了!

    来源:中学地理课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 ...

  • 不可不知的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考场答题要领 答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当你进入考场拿到试题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不要急于解答,要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钟大体看一下试卷有几个大题目,是39题还是40 ...

  • ​干货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背综合题地理答题技巧参考模板。

    第一篇.高考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常见"词语& ...

  • 2021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照搬也是拿分,考试提分必备

    高中地理既需要背诵记忆,也需要理科的逻辑计算能力,其中每年的主观题是高考出题者比较青睐的一个点,也因此日益成为高考地理的热门话题. 因此,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准确理解且记忆这些地球的运动规律及 ...

  • 地理干货 | 高考地理答题高分核心术语汇总!

    Part 1 描述特征部分 设问类型: (1)描述说明综述:只答现象或者图中信息 (2)分析 简析:既答现象,也答原因 (3)对比 评价影响:从两方面分析 1 .气候特征(温度.降水特征)(4个) 气 ...

  • 关于地理答题技巧

    不少同学在做咱们的的每日真题时简答题不知道怎么提高,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到底该如何解题. 总结一些答案,如分析位置时的自然和社会方面;从风浪.洋流.海岸地形.冰山威胁等角度分析影响航行的因素;常见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