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延凯:折旧的财务功能在租赁业务中运用

凯:1984年介入融资租赁业。1989年开始兼职从事租赁行业协会工作。2007年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理事,租赁业委员会专职常务副会长,人大财经委“融资租赁法”起草顾问组顾问。兼任中国外经贸大学租赁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租赁专家等职。现博厚方略合伙人。

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准。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投资可持续,投资可持续的前提在于投资效益发挥期间能尽快收回投资。而灵活的收益相匹配的折旧提取政策又是收回投资最基本的渠道。现代租赁业的运作特点在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租赁业可以在资金和设备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建立一种配置传导机制以为大家所理解。但租赁还可以成为应税资源的配置传导机制还不为企业所熟悉。发展租赁业,合理利用和发挥折旧政策,应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这对鼓励投资、保持投资可持续有着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

本文想从折旧的扣除税收、资产定价、投资回收的财务功能以及加速折旧的延迟纳税和收益支出的匹配效应在租赁业务中的运用作一个简单论述,希望引起企业界、投资界对租赁业的关注。使折旧政策和租赁业在促进投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折旧是一种费用,有可扣除应纳税额的功能 

折旧是对已形成的资产支出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与其它费用不同,并不是一种现实的货币支出。但它与其它费用一样可以在所得税前的收益中列支,减少应纳税额。租赁业务中承租人在负债方式下取得提取折旧的权利,在未来的收益中享有税收扣除的好处,不仅减少初期资金一次性投入的压力,还会大大减少自有资金流出的现值。

在融资租赁业务中,租赁资产记承租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并由承租人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账面扣除未担保余值后(不会超过购置成本的10%)计提折旧。承租人可以获得扣除应纳税额的好处。如果租金是或有租金还可加大扣除功能。

在经营租赁业务中,尽管出租人的租赁资产可以有近 90%的购置成本有可能通过租金方式得到回收,却仍然可以取得对相当于全部租赁资产的应纳税额的扣除好处。

2、折旧是资产损耗的法定表示,有资产定价的功能

折旧是对资产账面价值在法定折旧年限中对资产减值的系统分摊。折旧方法可分为直线法、工作量法。是核算企业经营成本、资产经营效率的重要会计规则之一。扣减折旧也是对资产进行评估定价的重要方法。

在租赁业务中,会计准则根据谨慎原则对融资租赁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作了规定,承租人应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但是如果该项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记录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此规定,体现了谨慎的会计原则。减少租赁资产资本化的水份。

在融资租赁业务中,承租人可以不动用自有资金,通过负债方式,就获得资产。在资产记帐时,如果以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租入资产入账和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不会对资产负债产生不利影响。在租期内,折旧提取与租金支付相匹配,可以减少因设备陈旧风险带来的账面价值损失。

在经营租赁业务中,由于租赁资产能不记承租人资产,承租人只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效率确定一个合理的租期和与收益相匹配的租金支付,就不必担心资产价值的变化。相反出租人也要根据设备的使用价值和出租率,合理地确定租金收入及设备余值,避免因设备陈旧风险而产生租赁投资损失。由于出租人在较短的租期内通过租金回收了大部投资,承租人还可能以较低的价格在租赁期满留购租赁资产。

3、折旧是产品成本的重要构成,具有价值转移收回资产投资的功能

对生产经营者来说,折旧是产品生产成本和产品定价的重要构成。产品成本和产品定价又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提取折旧又具有将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收回资产投资的功能。这种回收是靠产品的销售收入来实现的。如何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又能使资产折旧的提取通过产品的销售尽快实现,收回资产投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企业通过不提或少提资产折旧,降低产品定价,有可能提高销售额,也可能增加利润。但由于不提或少提折旧不仅违反财务规定,而且减少了纳税扣除,使企业多缴税。所谓的利润增加也是一种暂时的虚增。企业将会面临因设备陈旧而无力更新而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因设备陈旧、资产损失而出现大量现实或潜在的亏损。是一种不顾企业长远利益,制造虚假业绩的错误做法。

在融资租赁业务中,折旧提取是承租人偿还租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如因不提折旧造成不能偿还租金,出租人有权收回租赁资产。这正是租赁比信贷控制风险的手段更有力的表现。通过租赁更有利于企业不在或少在租赁资产折旧上做手脚,而在降低成本上下真功夫。

在经营租赁业务中,折旧不再是承租人生产成本的构成要素,实实在在的租金支出是成本的构成要素。简化和透明了企业的财务管理。

出租人租赁投资的成本是由设备购置成本和融资成本构成的。出租人的收益主要是由租金和租赁资产的未担保余值处置收益构成。在中长期的经营租赁中,出租人的租金收益最多可达到设备购置成本的90%,租金是收回投资的主要方式。出租人提取折旧已不成为回收投资的主要渠道。折旧的主要功能是税收扣除。很显然,在经营租赁业务中,租赁公司实际上发挥了对租赁资产进行财务管理的功能。德国有把租赁公司称为资产折旧公司的说法。

如果租赁公司不但有把握收回规定的租金,而且有能力预测或控制余值的收益,租赁公司就可以把折旧获取的税收好处,通过降低租金的方式转让给承租人,提升市场竞争力。租期长,设备陈旧风险或处置风险小,在企业有良好信用的前提下,未担保余值高,租金额就低。反之,未担保余值低,租金额高。同样,资产处置中的损失风险大,未担保余值高,租金控制标准也会高。

4、加速折旧是一种税收激励政策,具有延迟纳税、增加资本经济价值的功能 

依法提取折旧是合法的税收扣除措施。加速折旧是一种鼓励投资、保护投资人利益的积极的财税激励政策。不是一种税收减免。企业在资产使用年限内的头几年——最佳使用年限中,提取较大比例的折旧,实际上是把企业应纳税额延长到后几年支付。后几年,设备的贡献率低了,折旧作为费用的提取额也低了。这是一种使折旧费用与效益、税收相匹配的激励政策。对企业来说,一系列的延迟纳税造成税款支付的现值降低,有利于企业将资金在延迟期投入周转,增加资本费用的经济价值。

在融资租赁业务中,承租人可以在比法定折旧年限短的租期内提取折旧,通过合理选择租期达到缩短折旧期限的目的,如果效益好还可以在通过选择加速折旧的方法达到更快的回收投资、在租期前几年更多的扣除纳税额的目的。

在经营租赁的业务中,由于租赁交易本身具备的特点和专门的会计规定,设备使用人不提折旧,设备所有人提取折旧投资经营租赁就成为投资机构享受税收折旧扣除、减少投资风险的最佳选择。交易当事人通过选择合理的租期和确定合理的未担保余值,使承租人在租期内可以有一个等于或相当于直线折旧提取额的租金支付。同时出租人又可以充分利用加速折旧获取延迟纳税的好处。并可以把这种好处转让给承租人。

这种折旧换位使出租人和承租人的税收地位发生了转换。租赁经营业务起到了一个租赁公司、设备投资人通过租赁投资支持了生产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本投资总量和投资效率。这正是经营租赁优于贷款、促进投资的内在关键因素所在。

5、加速折旧更好的体现了效率与费用配比的原则,有减少设备陈旧风险的功能 

在竞争性行业或高科技领域产品的高获利成长期越来越短,设备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直线法提取折旧不能很好地体现收益与设备支出的配批原则。企业经常会面临设备折旧远未提完,因企业和产品收益下降、设备不得不更新改造甚至报损的局面。可以使企业在设备效益最好、产品获利最大的时机,通过加速折旧对应税额的快速冲销,加速设备投资的快速回收,减少设备陈旧风险。

在融资租赁业务和经营租赁业务中,承租人可以根据企业未来预期的收益情况,设计出与企业效益或加速折旧相匹配的租金支付方案。

在经营租赁中,由于租金对承租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撤销的支付义务。承租人实际上承担着扣除未担保余值以外的设备陈旧风险。出租人在承担着余值风险的同时,还承担着,租金收益与同期内提取的折旧是否匹配的问题。

根据租赁的会计分类标准,出租人在设备法定折旧年限的 75%的租期内,最多可收取设备原值 90%以下的租金。显然加速折旧的办法可以在租期内,使折旧的提取总额与租金收益总额相匹配。如设计等比(等差)租金、不等额租金,或按工作量、销售额、利润额确定或有租金等不同的还租方式,又可以使每期租金的收益与同期折旧的提取相适应。这样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折旧的扣税和延迟纳税功能,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租期结束后,因租赁资产账面价值高于未担保余值和租赁物地实际价值而产生的资产损失风险。

目前,我国金融业和企业有不同的会计制度。实践中,金融企业/服务性行业与制造业、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侧重点有着明显不同,产品的定价策略也极不相同。设备折旧的功能表现自然也很不同。租赁业务利用租赁物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租赁方式、不同租金支付方式及当事人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折旧功能和应税资源。积极开展租赁业务、合理利用折旧政策是投资者减少自有资金支出、避免财产损失、尽快回收投资、进行再投资的有效措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