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说戏:名优之死
相关推荐
-
《杜鹃山》和样板戏连环画(下)
时过境迁之后冷静观察,其实京剧的艺术形式本身无可厚非,只是那种只有它再无其他的无选择状态,那种让无论任何年龄任何爱好的人都不得不只能欣赏这唯一钦定的艺术形式的做法,让人恶心.任何形式的欣赏都有一个前提 ...
-
漫谈京剧“五大头牌”
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是北京京剧团的"五大头牌".我在1961年底参加北京京剧团工作,和他们有一些接触,但都没有很深的交往.看过他们一些戏,但是看看而已,没有做过 ...
-
杜鹃山,几代人的青春
今天<杜鹃山>整遍响排, 也是明天三合成之前的最后一次响排, 排练厅里全是人. 全体演员.京剧文武场.交响乐队: 六位上海京剧院2001年复排时的主要演员: 还有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 ...
-
转:《卷席筒》的艺术魅力
光明网 12-28 09:12 <卷席筒>是河南曲剧的一出传统剧目,并于1981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电影.此后,这出戏不断被各剧种移植,成为一出久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目. 评剧 ...
-
金佛山西坡
今年缺花运,春节罗平雾里看花,上月南山樱花凋谢,上周末赶金佛山杜鹃花节也一无所获,听当地人说几天前山上遇到少有的倒春寒,一场大雪冻坏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金佛山共有杜鹃花树50多万株.44个品种,花开时 ...
-
【人物】剧作家王树元与他的《杜鹃山》
【人物】剧作家王树元与他的《杜鹃山》
-
汪曾祺说戏:名优之死——纪念裘盛戎
裘盛戎真是京剧界的一代才人! 再有些天就是盛戎的十周年忌辰了.他要是活着,今年也才六十六岁. 我是很少去看演员的病的.盛戎病笃的时候,我和唐在忻.熊承旭到肿瘤医院去看他.他的学生方荣翔引我们到他的床前 ...
-
汪曾祺说戏:艺术和人品
方荣翔称得起是裘派传人.荣翔八岁学艺,后专攻花脸,最后归宗学裘.当面请益,台下看戏.听唱片.听录音.潜心揣摩,数十年如一日,未曾间断.呜呼,可谓勤矣.荣翔的生理条件和盛戎很接近,音色尤其相似. ...
-
[转载]汪曾祺说戏:艺术和人品
原文地址:[转载]汪曾祺说戏:艺术和人品-<方荣翔传>代序作者:梦笔山人 方荣翔称得起是裘派传人.荣翔八岁学艺,后专攻花脸,最后归宗学裘.当面请益,台下看戏.听唱片.听录音.潜心揣 ...
-
汪曾祺说戏:京剧杞言
作者:梦笔山人 北京三一剧社演出话剧<歌代啸> 京剧有没有危机? 有人说是没有的.前几年就有人认为京剧的现况好得很,凡认为京剧遇到危机(或"不景气"."衰 ...
-
汪曾祺说戏:戏曲和小说杂谈
原文地址:[转载]汪曾祺说戏:戏曲和小说杂谈 作者:梦笔山人 戏曲和小说的社会功能 据说周总理曾在广州会议上提出,文艺有四大功能:第一是教育作用,第二是认识作用,第三是美感作用,第四是娱乐作用. ...
-
[转载]汪曾祺说戏:罗汉
原文地址:[转载]汪曾祺说戏:罗汉作者:梦笔山人 南京京剧院<十八罗汉斗大鹏> 家乡的几座大寺里都有罗汉.我的小学的隔壁是承天寺,就有一个罗汉堂.我们三天两头于放学之后去看罗汉.印 ...
-
汪曾祺说戏:水母
作者:梦笔山人 京剧<泗洲城>张美娟饰水母娘娘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股好水的地方,往往会有一座水母宫,里面供着水母娘娘.这大概是因为北方干旱,人们对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为了表达这种感情, ...
-
汪曾祺说戏:八仙
原文地址:[转载]汪曾祺说戏:八仙作者:梦笔山人 北京京剧院演出的<八仙过海> 我的老师浦江清先生(他教过我散曲)曾写过一篇<八仙考>.这是国内讲八仙的最完备的一篇文章.本 ...
-
汪曾祺笔下的“老舍之死”│纪念老舍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太平湖畔坐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清早,有人在湖里发现了他的遗体.二十年后,汪曾祺先生以短篇小说<八月骄阳>构拟了老舍自杀前后的情境-- 八月骄阳(短篇小说) 文│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