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海南骑行32,海花岛到临高-儋耳故城

第九天,2021年3月21日,海花岛到临高,130公里


三都镇市容不错,目前在拆迁,从几条很夸张的标语旁经过。

明正德七年(1512年),儋州仁丰乡除了高麻都,尚有曾刘都和薛官都,一地三都。1939年,儋县伪治安维持会会长吴卓峰将区公所和墟镇迁移现址,取名“三都市”。

《儋县志.胜迹文物》记载:

儋耳郡城遗址,位于今三都镇旧州坡新村东600米处,西北接南滩海,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建。如今尚存墙基、古庙残墙、神坛、石磨、香炉、古井等。

据民国《儋县志·城池》记载:“汉,儋耳郡城在旧宜伦县高麻都南滩铺。楼船将军杨仆所筑,仅二百六十步,高一丈四尺”。

据考证:汉时有海河入城,可停船舶;郡城周长约1361米,高4.3米,用石筑成,城内建有亭榭、古塔、庙宇等。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儋州,州治迁徙高坡(今中和镇)。

史籍中并无楼船将军杨仆或者伏波将军路博德登临海南岛的记载,《海南省志》云:“元封元年,(路博德)又遣军自合浦徐闻渡海,取得海南岛。”可能比较符合事实。海河入城,可停船舶,应该是必须的,那是驻军的生命线。至于说石头筑城,建有亭榭、古塔、庙宇,并无考古证据,也无文献证据。

唐高祖时,州(郡)治迁走,此地称旧州(村)。

此后,旧州一带归于宁静,偶尔有文人墨客前来凭吊,回程时,西风晚景,夕霞万道,尽是田园风光,感慨万千,名其“旧州西照”,为古儋州八景之一。


百度地图上标有“儋耳故城遗址”,在旧州村北约五百米,导航指示的路线是从北边一条小路绕过去,我就是这么走的,步行往里,却被一道水沟拦住去向。往回骑,遗址的西边也有几条小路,随便选一条,都可以直接骑车进去,按照地图指示的方向,进去约二百米,找到那个文保碑。

文保碑背面的文字说:“因年代久远和农业生产等原因,城址未能保存下来,仅能依稀考察到较少的遗迹,地表散布有零星的泥质几何印纹陶片,当为汉代遗物。”

西汉儋耳郡存在了二十多年(约前110年~前82年),如果当初是夯筑的墙,应该会有墙基遗迹的。考古挖掘没有发现,城墙很可能只有地面部分,比如用木头或竹子搭建的干栏式建筑。几何印纹陶片在南方百越地区常见,其上限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下限是汉代,海南岛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新石器晚期(甚至中期)的遗存。

这个遗址只是省级文保单位,无法升级为国保单位,大概是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实物证据,仅有零星的文字记载与传说。


回到三都镇北,找到X500县道,前往峨蔓。

峨蔓听着不是汉语发音,可能是黎语或者瑶语发音,不过还是有一种附会的说法:该地有山岭,山高多藤蔓,名峨蔓岭。

进峨蔓镇前,有王氏宗祠,坊门楣书“三槐挺秀”,表示源自王氏三槐堂。北宋初年大臣(兵部侍郎)王祐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旦果入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

王祐出生于大名府莘县,不知是源自太原王氏、还是琅琊王氏,王祐、王旦父子在北宋初发达后,三槐王氏逐渐超越显赫一时的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成为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

峨蔓地处低丘陵和死火山地带,平均海拔高度70米。留意路边的房屋,不少院墙就是用火山石垒的,路边也有貌似火山石,想起乐东县城的最美厕所,当时觉得挺神奇,其实海南处处都有火山石。


飞登攻略:“(过峨蔓镇)左转4km起伏路到达火山海岸/龙门激浪海湾。火山海岸/龙门激浪为免费景点,海南唯一火山岩石海岸......这里绵亘4公里的海岸,沙滩洁净,巨石千姿百态,风景别致,站在岩石观涛,心旷神怡,龙门激浪于明代得名, 受游人称奇。”

龙门激浪由几个小海湾组成,从南边过去,有名字的依次是五彩湾、情人湾和龙门激浪,如果“龙门激浪”不是明代就传下来的名字,估计也会有一个更加旖旎的现代名称,或者说更俗。

景区外的石头海岸

五彩湾

百度百科有一张“琼北火山分布图”,峨蔓岭位于这个火山群的最西北,为集块火山,完全由一块一块的岩石堆积而成。琼北火山群是休眠火山而不是死火山,约8000年前,琼北火山区的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曾经喷发过。

龙门山,位于峨蔓镇西北6公里之海岸,悬崖高39米。海滨巨石嶙峋,绵亘数里,其中有一石屏,高2.3米,阔15米,长20米。其内有一拱门,形如弓斗,俗称龙门。还有一石竖如烟囱,顶平色赤,呈红花印柱状。每当风起浪涌,撞石雷鸣,响彻二三十里,故名“龙门激浪”。为古儋州八景之一。

民国《儋县志·山川》记载:龙门山,“明宏治时,符南蛇遣其部下陈元帅守此,忽山忽海,官莫如何”。

(0)

相关推荐

  • 杨献平:儋州的海边|散文欣赏

    儋州的海边 那天的太阳不是太好,乌云遮掉了它的不少光芒.这种现象,在海边极其普遍,尤其是海南这个地方.上午和下午早些时候,我们去到了位于峨蔓镇的古盐场,又去了中和镇古儋州郡衙门旧址.再次上车的时候,天 ...

  • 散文||龙门山:岁月深处的烙印

    龙门山:岁月深处的烙印 朱湘山||海南 峨蔓村是我们到达洋浦后拜访的第一站. 汽车在乡道的浓荫中穿行许久,久违的冷清感扑面而来,这里太静了,甚至不曾见过其他的身影.但也幸好如此,我们得以躲开拍照打卡的 ...

  • 环海南骑行30,东方到海花岛-排浦

    第八天,2021年3月20日,东方到海花岛,115公里 从海头渡口出来,沿海岸骑行,岸边晒着海鱼,闻到一股熟悉的海腥味,我很喜欢,不过我知道很多人不习惯这种气味. 大概一公里后有一个小小的广场,以前可 ...

  • 环海南骑行31,海花岛到临高-洋浦

    第九天,2021年3月21日,海花岛到临高,130公里 从海之花客栈出发,约10km到洋浦大桥.<儋县志>有古儋州八景,好像今天都还在.另有新十景,排第一位的是洋浦朝霞,指的是洋浦港.位于 ...

  • 环海南骑行29,东方到海花岛-棋子湾

    第八天,2021年3月20日,东方到海花岛,115公里 飞登攻略:"昌化古庙旁边,就有许多的海鲜餐馆,游客随时都能吃到生猛鲜活的海鲜.每逢天气热时,许多游客就在港池岸边摆上桌子,边吃边欣赏昌 ...

  • 环海南骑行33,海花岛到临高-东坡书院

    第九天,2021年3月21日,海花岛到临高,130公里 飞登攻略:"游玩火山海岸后继续前进,4km起伏路返回峨蔓镇,26km到达光村镇,9km水泥乡道到达泊潮村码头坐船." 从火山 ...

  • 环海南骑行34,海花岛到临高-光村

    第九天,2021年3月21日,海花岛到临高,130公里 从中和镇骑回木棠镇,回到X500县道,前往光村.三点半骑到光村水,又名杨桥江,发源于洛基镇的大吉岭,由东南向西北,流经东成乡和光村镇等地,至顿积 ...

  • 环海南骑行27,东方到海花岛-墩头

    第八天,2021年3月20日,东方到海花岛,115公里 北黎河在港门村和墩头村之间汇入北部湾,留下海民宿位于港门村. 墩头村位于北黎河的入海口北岸,原是一片四面环海的大土墩.清道光年间,有琼山.文昌. ...

  • 环海南骑行2,海口到锦山镇-海文大桥

    第一天,2021年3月13日,海口到锦山镇,70公里 从飞登出来,沿人民大道向北约1公里多,右转到海甸五中路向东,不久到南渡江. 南渡江是海南第一大河流,全长333公里,发源于中部山区白沙县的南峰山, ...

  • 环海南骑行35,临高到海口-临高角

    第十天,2021年3月22日,临高到海口,101公里 早晨起来有点绵绵细雨,气温降到20°以下,我只带了短的骑行衣裤,另有一件很薄的防风衣.一路上时阴时雨,雨势时大时小,最担心的是小腿肌肉抽筋,不太敢 ...

  • 环海南骑行36,临高到海口-福山

    第十天,2021年3月22日,临高到海口,101公里 离开临高角,向东南方向,骑到金澜大道后转向东. 继续向前到临城,我往金牌方向 此地多见水牛 临高距离雷州半岛的直线距离,在海南岛不是最近的,但受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