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艺术家应有的态度
相关推荐
-
“基石之路”艺术家|祝大年的工笔重彩绘画
正在展出 祝大年 祝大年作品展区 策展人导语 此次展览展出了祝大年先生的两幅作品:一幅<碧桃>,一幅<孔雀>. 如果追溯祝先生的工笔重彩作品和传统的中国绘画的衔接,我们应该看 ...
-
大师 | 赵无极密码
在晚年的自传中,赵无极曾说:"其实,谁能了解,我花了多少时间来领悟塞尚和马蒂斯,然后再回到我们传统中我认为最美的唐宋绘画?整整五十年的功夫--" 他瞧不起学院派,认为"所 ...
-
刘晓林:致重视获奖的艺术家
致重视获奖的艺术家 刘晓林 当今中国的艺术家对获奖很重视,这与儿童得到了父母或他人的奖赏似乎有一比.再说,父母或他人是出于鼓励奖赏还是另有其他的考虑?更为关键的父母或他人的奖赏标准的正确 ...
-
刘晓林:张大千是否是第一流艺术家
张大千是否是第一流艺术家 刘晓林 中国台湾的何怀硕先生认为张大千不是第一流艺术家,我不敢也不能苟同.为什么?判断事物的属性,包括艺术家的艺术优劣必须要有标准才是.在这一点上何先生做的很好,他有自己的标 ...
-
林风眠:艺术家应有四种态度
林风眠<静思>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 ...
-
刘晓林:为什么善易者不卜
为什么善易者不卜 刘晓林 易者,变化:经者,永恒. <易经>作为研究变化.永恒之学,实际上便是研究世间事物的"过程"(宏观与微观兼顾)之学. ...
-
刘晓林:自造清凉
自造清凉 刘晓林 人生唯有自造清凉,才会达到绚烂至极的平淡.原因如下:"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平静,即使隐在深山也会燥动不安:一个人如果不会自我化解,即使赏遍了天下妙景也会心生愁绪:一个人如果 ...
-
裘锡圭:做学问应有的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70年代以后,地下出土的古文字.古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发现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古代的书.古代的思想.古代的历史.古代的文字.古代的字体,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去年10月我从复旦大 ...
-
刘晓林:青春赋
青春赋 刘晓林 韶华易逝,龙媒难追.嗟盛时其恍恍,惜娱年其昧昧.犹涉水跋山,待回眸而妙景遁隐,唯怅然而忆.烟波破残,空留心城. 百载一瞬,况青春乎?抽刀断水,知其在焉!如露如电,莫能捕获.或居其中,未 ...
-
刘晓林:致青春
致青春 刘晓林 青涩的年华, 盎然的春意, 弥漫的生机, 仿佛时时在紧握着奇迹, 或许这就是青春. 一切的一切都倏忽而去, 管什么爱恨别离? 从日出到日落, 深夜仍在吟诵着来日方长. 无数大好的时光, ...
-
刘晓林:我们就是他们
我们就是他们 刘晓林 我们就是他们,若此的表达实在有些荒唐.喝了一天的酒,我有些许的疲惫.庆幸的是自己的大脑仍然清醒,痛苦的是浪费了那么多的"忘忧物"--仿佛酒家的酒非假即假,真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