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解读|利用GWAS对小麦耐热性的遗传解析及其与千粒重农艺性状的关系
相关推荐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复旦大学缑金营课题组揭示茉莉酸调控小麦粒重的机制
小麦在全球范围内是人类主粮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接近20%的能量和蛋白质.绿色革命以来,世界小麦的产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世界有超过8亿饥饿人口,不断增加的世界人口进一步加剧了小麦增产的需 ...
-
一作解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合多环境表型快速鉴定小麦抗条锈病的候选基因
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性流行的活体寄生的真菌病害,一直是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尤其在今年(2020),小麦条锈病全国性大发生,为近10年之最,又一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对于这种类 ...
-
Cell Press专访黄三文,马铃薯育种新里程碑!
2021年6月24日,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题为Genome design of hybrid potato(杂交马铃薯的基因组设计)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该 ...
-
TB1, 作物遗传改良的瑞士军刀
按:Dixon et al. (见延伸阅读)在2020年5月25号出版的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中报道了TEOSINTE BRANCHED1(TB1)基因的一个新的 ...
-
历时30年!中国农科院攻克小麦与冰草杂交国际难题—— 创制出小麦优异种质材料,增产超10%
来源: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祖祎祎 中国农科院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首席研究员李立会介绍小麦-冰草创新种质. 正值孟夏,田野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在位于河南新乡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 ...
-
中国栽培小麦老家来自欧洲?--首篇小麦基因组大规模重测序研究
2019年1月14号,农历腊月初九,是大家过完腊八品茗五谷的日子.国际科技期刊预印本网站biorxiv,悄悄的挂出了一篇遗传发育所焦雨玲老师为通讯作者的关于小麦重测序的文章.这篇文章选取了120份具有 ...
-
一作解读|利用GWAS探究中国小麦种质芽期耐盐性的优异单倍型及其溯源分析
随着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海水侵蚀等问题的不断发生,土壤盐渍化现象日益加重,业已成为危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此外,城市化发展侵占了大量的农业用地,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对于一些具有种植潜力的 ...
-
一作解读| 利用关联分析发掘小麦优异等位基因及其在重要品种的分布
关联分析已成为发掘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重要分析方法.我们以来自我国10余个省份的384个小麦重要品种(系)为材料,通过55K 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及这些材料基于5个不同生态区获得的15个环境的主要农艺 ...
-
一作解读| 利用剩余杂合体精细定位小麦7D粒重QTL(QTgw.cau-7D)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约20%的热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高产仍将是小麦育种计划的主要目标.粒重作为产量三要素之一,具有更高的遗传力,在育种中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因此,粒重的遗传 ...
-
一作解读|利用部分同源配对基因ph1b实现抗白粉病基因Pm6精细定位
小麦近缘属种蕴藏大量的优异基因,可以丰富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是小麦改良的重要基础.已正式命名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中,多个基因都来自于小麦野生近缘物种,包括Pm6(提莫菲维小麦).Pm8和Pm20(黑麦). ...
-
一作解读 | 新合成六倍体小麦耐受非整倍体的分子基础研究
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增加或减少导致的非整倍化,往往会导致大多数的动物或人类出现严重的表型缺陷症,甚至致死.不同的是,多倍体植物表现出高度的非整倍体耐受性.例如,从头利用四倍体小麦(Triticum tu ...
-
一作解读|不同田间环境下五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小麦穗下节间直径的遗传解析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作物产量受源的大小.库的强度.流的流畅度及三者之间的协调性的影响.作物库大.源足,而流不畅会导致空秕率高,进而降低小麦产量.穗下节间是连接旗叶和穗部的桥梁,在小麦源库单位中扮演着流的重要角色.叶片合成 ...
-
一作解读|ph1基因诱导染色体重组特征解析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刘登才教授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 Adam J Lukaszewski教授团队在the plantjournal 在线发表了题为"Some char ...
-
一作解读|小麦重要性状基因特异性STARP标记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特异性标记可显著提高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性和效率.目前,KASP(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标记广泛应用于小麦分子育种(Rashee ...
-
一作解读|彩色小麦富含营养元素硒的机制研究
近日,Food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题为"Selenium and anthocyanins share the same transcrip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