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新作品:杨子龙摄影故事经典系列3——《窑工》、《漁梁坝》; 摄影:杨子龙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杨子龙摄影故事经典系列3

一一《窑工》、《漁梁坝》

作者|李爱新  主播:杨子龙  主编|幽梦静美

2018年11月7日上午,摄影家杨子龙老师收到《中国摄影报》快递函,获悉由黄山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摄影报》联合举办的一江清水大黄山“想见新安江” 全国摄影大展中,他的两幅摄影作品《窑工》和《渔梁坝》入展。
       
这次参赛作品是在2018年8月期间,由《中国摄影报》精心组织策划的“徽韵文化,传统工艺”摄影采风参赛团前往安徽泾县、歙县及黟县等地进行采风创作时拍摄的。     
       
摄影家杨子龙老师因平时忙碌于摄影教学,很多年没有时间外出参加摄影采风创作活动。即使带学员外出采风时自己也不愿带相机,因携带相机教学不方便,这样可以专心指导学员怎样拍摄。这次采风创作团带队的老师,是杨老师几十年的老友———安徽省行政管理学院许远教授。于是他们相约一同出去玩玩,我也有幸随团一道进行采风创作。
       
杨子龙老师自己拥有两台尼康单反相机(D700、D850),但是他嫌器材笨重,外出携带不方便,便从当代影像俱乐部姜乔总经理处借了一部索尼小黑卡和一个迷你简易三脚架,于是便一身轻装地跟随摄影采风创作团出发了。
       
泾县的陶窑在历史上是宣城窑之一,最早出现在清代的《景德镇陶录》,该书记载了宣城窑的发展历史。泾县琴溪陶窑村是唐五代宣州窑古窑址所在地,距今有1600年历史,现有古龙窑遗址十多座。 在泾县琴溪土陶窑厂进行创作时,我们大家举起手中的“长枪短炮”,一窝蜂地围拍正在做缸的窑工时,杨老师却没有跟我们大家一起拍,而是坐在一旁思考着。等大家这一顿“长枪短炮”猛扫结束转场后,他不慌不忙地掏出香烟递给准备休息的三位窑工师傅,并与他们热情地聊起天来,聊了一会后,他打开土窑屋顶的5OO瓦大灯泡,让暖色光调布满整个土窑,在这种轻松愉快、毫无做作的状态下,他抓住瞬间按下快门拍下,于是一张《窑工》的摄影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渔梁坝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杨老师拍摄《渔梁坝》时,也是远离这一大帮蜂拥的摄影人群。他为了想获得一个特殊的好角度,就独自一人悄悄的趟水到了坝下一处别人都不敢去的礁石上,由于水深齐到膝盖,水流湍急,而且水底石头上长满青苔,非常滑,稍不小心就能被水冲倒有滑下去的可能。所以他只好挽起裤腿赤着脚弯着腰,用手摸着石头小心翼翼的趟着水过去,等到了礁石边,裤子也全湿了。站在石头上,他环顾了一下四周,便蹲下来用迷你简易小三脚架支撑好卡片机,调整好光圈,用1秒的快门速度拍摄。尝试着拍摄了几次,但都因曝光过度了,未能成功。突然他灵机一动,用随身携带的灰色太阳镜挡在镜头前做为阻光镜使用,调整好角度,再次按下快门,这下终于拍摄出一幅大广角近距离透视强烈的水坝作品《渔梁坝》。
还记得在采风归来途中,我和杨子龙老师交流时的一些情况,当时我问他:“为何别人都抢拍正在做活的窑工,你却没有,而是等我们都拍完转场后你才拍?”杨老师告诉我:“大家都在拍窑工做缸时的场景,这样拍出来的是千篇一律,没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我为什么不另辟捷径,拍窑工休息时的场景呢?摄影讲究的是陌生感和唯一性,这样才能拍出与众不同而有新意的作品。另外在进行环境人像摄影时,还要善于和拍摄对象沟通交流、引导他,在自然中抓拍瞬间。比如,我自己不抽香烟,但我临行前特意买了两包中华好香烟装进口袋,以备不时之需。这次我就是通过递香烟给窑工抽,和他们拉家常,在他们无拘无束、兴高采烈之时抓住瞬间按下快门,这样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作品就拍出来了。同样的道理,我在拍摄渔梁坝时,如果和他们站在一处选景,肯定也拍不出什么新意的,所以就选取了别人都不敢冒险前去的礁石上拍摄。”

实践出真知,事实证明杨老师的理论是对的,回来以后,他便将《窑工》和《渔梁坝》两幅摄影作品投稿于《中国摄影报》并入展,这是本次二十多人采风创作团中唯一入选的两幅作品。《渔梁坝》这幅摄影作品后来又入展合肥市首届摄影艺术双联展及在泾县举办的安徽非遗文化摄影展等。

得到杨老师入展的消息,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高兴之余自己也思考了很多。杨老师的摄影作品之所以能够入展,一方面是得益于他高超的摄影技术;另一方面,则是他独特的思维和一种无畏的敬业精神。他的这种独特的思维和无畏的、敬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这里我为杨老师点赞———致敬杨老师,并祝愿他在摄影征途上越走越远,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下附作者和摄影家简介:

    摄影家风采:杨子龙: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安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安徽艺术摄影学会培训部主任,安徽电视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合肥中华文化促进会摄影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合肥市摄影家协会团体分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徽广播影视学院客座教授,安徽新闻出版学院教学督导等,尼康(中国)特邀摄影讲师,多部电影电视剧剧照师,国家摄影师等级认证高级考评员。从事基础摄影教育20余年,拍摄和教学经验丰富,深入浅
出,风趣易懂。

       诗韵依依签约作家风采 : 李爱新,望湖精舍主人。安徽合肥人,业余爱好书画、摄影,读书,尤爱中国传统文化。

作家期精彩
作品不断添加中......
李爱新作品:书 房 随 感
李爱新作品:禅 茶 一 味
李爱新作品:诗 词 一 组
李爱新作品:溶 洞 探 险
李爱新作品:国 庆 抒 怀
李爱新作品:山 村 晨 曦
李爱新作品:雨中的秋浦河
李爱新作品:回忆有录像厅的那个年代
李爱新作品:精耕自有豐收日,時光不負苦心人 —— 記己故著名書法家閻梓昭先生

李爱新作品:助教植物园拍荷花
李爱新作品:“三飨一宅”美食博物馆
李爱新作品:为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拍试妆定型照后记
李爱新作品:致敬环卫工人
李爱新作品 : 浅 析 “元旦”

李爱新作品:参观苏家埠战役纪念园

李爱新作品:徽州西溪南与《金瓶梅》

李爱新作品:舌尖上的美味——走进秋浦河农家饭店

李爱新作品: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李爱新作品:“土与火的艺术” 一一探访舒城县缸窑村;摄影:李爱新

李爱新作品:致力扶贫“爱的故事”一一瑜伽与艾同行;瑜伽:殷晓娟    摄影:杨子龙

李爱新作品:眼力和手感一一 杨子龙摄影讲座走进国防科技大学
杨子龙摄影故事经典系列1——青花美人赵雅芝;整理:李爱新
李爱新作品:赞 美 母 亲(母亲节专刊)

李爱新作品:杨子龙摄影故事经典系列2一一心中有佛

李爱新作品:做客池州淡如茶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