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福建一个商人陈德启跑到宁夏,抓了一把土说:“马上送法国!”随后花2亿买下13万亩戈壁滩!
2007,一个福建商人跑到宁夏,抓了一把土说:“马上送法国!”随后花2亿买下13万亩寸草不生的戈壁滩!
朋友们都说:脑袋被门夹了,做生意做傻了吧?没想到,10年后,说这话的人全部“打 脸”了!
这人叫:陈德启!土生土长的福建晋江人,这里是闽商的发源地,商业气息浓重。陈德启从小就对经商有着浓厚的兴趣!
14年前,这片戈壁黄沙漫舞,一望无际的灰突突,被当地人称为“鬼见愁”。
现如今,这里绿树成荫,一片春色盎然,春风袭来一阵阵凉爽,成为旅游胜地!

这一切的功劳,要从陈德启不平凡的一生说起!
陈德启在80年代就决定出去闯一闯。当时家族里已经有人在泰国做生意做出名堂来了,所以陈德启决定去泰国!
到了泰国没多久,陈德启就发现一个商机,他发泰国人杀猪猪胆都是直接扔掉,而国内的沿海城市有很多人专门靠“收猪胆”为生。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这猪胆能够提炼出胆黄素,这种物质是一种药品的主要原材料。胆黄素在当时的价格高达35万元人民币每公斤。这让陈德启欣喜若狂!
随后,陈德启找了一个专门提炼胆黄素的师傅,而陈德启则是跟朋友在泰国的各个杀猪场来收购猪胆然后发往国内。就靠这个陈德启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1998年,陈德启又听说日本的膨化食品有搞头,就去日本投资6000美元,开始搞膨化食品,由于前期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一下就赔了2000万。
最后无奈之下,只能把这些食品以一公斤8毛钱的价格卖给了养猪场当猪饲料了。即便这样,陈德启也没气馁,重振旗鼓。终于成功了,最多的一年,他们销售了2 500集装箱的产品!
随后,陈德启的事业,涉及房地产,肠衣,食品,旅游等多个行业。陈德启的商业帝国就此建立起来!

陈德启一直不忘记自己的根本,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挣外国人的钱,要为国家做事!国内正是需要发展的关键时候,陈德启毅然决然准备回国发展!
2007年,陈德启回国以后,跟着福建商会去宁夏考察。
最开始,商会是准备投资房地产的,可是到了这里所有人都不看好,陈德启也不例外!
后来永宁县政府又带着他们到了贺兰山考察,到这更傻眼了。当看到茫茫戈壁的时候,一同去的商人纷纷打起了退堂鼓!都摇头表示:这地方能干啥呢?

而陈德启则不同,他看到了这块地的价值。他若有所思地蹲下,抓了一把地上的土。一刻钟以后,陈德启说:“我买10万亩!”总费用2亿!
要不说陈德启的格局和眼光不是一般商人能比的呢,陈德启的商业眼光是很毒辣的。他眼光的前瞻性一般人是追不上的。
其实,陈德启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平时陈德启喜欢喝红酒,对红酒的研究很透彻的。没事就喜欢看各种红酒资料。
陈德启之所以买下贺兰山这片戈壁滩,主要是因为这块地跟世界著名红酒产地波尔多处于同一个纬度,无论是气候、日照、土壤等都很适合种葡萄,所以他才敢这么做。

陈德启打定主意,想种葡萄先改变生态环境才行。于是,先花了3亿种植了500万棵杨树做防护林,又花了2亿来修水渠浇灌防护林,主要是为了改变生态,生态环境解决了,那种葡萄酒顺理成章了!
为了种植出优质的葡萄,陈德启这个门外汉,特意跑到法国聘请优秀的酿酒师,还检测土壤,引进滴灌系统。自己的葡萄酒团队成立了!
他给自己的酒庄起名字叫:贺兰神国际酒庄,意思就是“贺兰神的魂”。

从名字不难看出来,陈德启是准备扎根在这里了!陈德启虽然是老板,但是没有架子,跟工人一样每天干活,和工人吃住都在一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过了6年的苦苦坚持!终于,在2013年,陈德启的酒庄酿出了第一批红酒,虽然数量不多。
可这批红酒上市后很快受到国内外红酒爱好者的疯抢,而他的红酒还拿到了多项国际红酒大赛的金奖。

在2017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采访陈德启,
记者问道:“您为自己当初来这里创业后悔吗?”
陈德启说:“我不后悔,我想帮助这里的百姓脱贫,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挣钱与否我不在乎。”
没错,陈德启就是这样一位不挣钱的企业家,这个信念一直提醒着陈德启不改初心!!

陈德启在当地非常受爱戴,这不仅仅是一个大老板的和蔼可亲。最主要的就是,陈德启的酒庄带领了当地百姓致富!他的整条红酒产业链,解决了当地上万人的就业问题。帮助当地百姓从年收入一万多元提高到现在的5万元,真正的带百姓脱贫致富。
然而,很多人是通过《山海情》认识了陈德启,陈德启是本色出演,在剧中客串了一个商人买蘑菇!,晒得黑黑的,说话朴实而真诚!

一个商人跨越千里,从气候宜人的南方,来到了满是戈壁的大西北,将半生积蓄16亿,全部投到了贺兰山脚下这片一望无际,无一丝绿色的戈壁滩。这是多么伟大的决心和壮举!
虽然说陈德启是个商人,利益至上。但他不仅是为了钱,同时更为人民谋福利,这样的良心企业家,值得大家推崇和支持,这样的红酒值得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