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泽漆汤想到草药(李孔定)

2018-11-12

第20181112期

文章来源:李老86年的一篇文章

作者:李孔定

《由泽漆汤想到草药》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载有一个名叫泽漆汤的方剂,用治咳而脉沉之症,其方清用黄芩、泽漆,温用桂枝、生姜,辛用人参、甘草,化痰降气用白前、紫苑、半夏,药仅九味,而清温补泻俱备。《金匮要略》于泽漆汤条文甚简,仅言:“脉沉者,泽漆汤主之。”观上条有“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的叙述显而易见,泽漆汤条是承前省略了“咳而”两字的。言脉沉以示无表证存在,以方测证,本方的咳嗽,当是肺虚痰饮所致,治主调和,故把清温补泻汇于一方之中。方中的泽漆,《神农本草经》仅用来治疗“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仲景用它来治疗咳嗽上气,使该药在应用上开创了新的途径。可惜,唐宋时期则株守《本经》宜水气病之说,很少有人用它来治疗肺系疾病。元明以来的方书,无论治疗咳嗽或水肿,大都弃而不用了。时至今日,虽然中医院校的《中药学》教材收载了泽漆,但多数药店均无此药出售,医家病家又多见而不识,教材及其他中药书籍对它介绍虽详,仍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泽漆为大戟科二年或一年生草本,四川各地豆麦田里及田坎路边均盛产,我国大部分地区亦产。川北农村,称之为五朵云、断肠草。断面有白色浆汁流出,随即变黑,泽漆之名可能由此而来。皮肤误触其鲜浆,可发生红肿灼痛,如鲜浆误入眼内,据说逐渐导致失明。乡人除农民养兔采之以作饲料外,一般不敢列为药用,并以毒草目之。“文革”期间,我欲寄情山水之间。曾向五位草药医生求教,并参阅《四川中药志》,上山认采草药,临诊应用草药,为治疗开拓了新的天地,并取得一些原来所不能取得的疗效,泽漆就是其中的一味。十余年来,我常以仲景泽漆汤去桂枝、半夏、人参加百部、青蒿、黄精,治疗肺痨咳嗽,并常以该方去桂枝、人参加黄精、百部、葶苈子治疗百日咳,效果都很满意。又自拟“消瘰汤”治疗瘰疬(颈淋巴结核),无论已溃未溃,效果均佳。处方为:鲜泽漆40克,土茯苓、黄精,夏枯草各30克,连翘、山植各15克,枳壳12克,炙甘草3克。瘰疬已溃加黄芪30克,首乌15克,水蛊(结核性腹膜炎)初服不用黄精、首乌,加玉米须、车前草各30克。均煎服至病愈。

我用泽漆于临床,都是用鲜品煎服,成人用量在30~40克之间,从未发生过毒性反应。可知本品虽然有毒,但通过煎煮,毒性已微,个人认为在一定的用量内是可以放心应用的。

所谓“草药”,就是不由药店出售的中药。这些在野的中药,如天名精、景天、蜀羊泉、积雪草、爵床、腐婢等,也和泽漆一样《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而今却很少有人应用它们了,即使有少数人在应用,也认为它在替代中药而以“草药”名之。《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两书,共载药2608种,其中疗效卓著,俯拾即得,而却以野草闲花视之者,又何可胜计?这可算中医学中一种衰退。欲振兴中医而很多中药又较为缺乏的今天,急应把这些多年被人遗怠的“草药,充分利用起来为人类健康造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