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 哦!逝去的故乡老屋丨陈玉洲


哦!逝去的故乡老屋

作者:陈玉洲家乡老屋,虽说早已逝去,但它留在我中的美好记忆,挥之不去,它犹如一个小小的舞台,既诉说着人生的喜怒哀乐,亦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它是我心中的一方田园,在岁月长河的沉淀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家地处潴龙河畔,我们村子因从别处搬迁而来,故取名“迁庄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家的三间老北屋就已经很破旧了。建房的材料质朴,民间小窑厂烧制的青砖,白石灰条子做的砂浆,就铺了两三层,上面淡淡斑驳的青苔痕迹,透出一种苍凉的朴素。青砖上面是土坯,抹了一层麦壤拌的黄泥,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早已伤痕累累,就像一个颤抖摇晃的耄耋老人,一副摇摇欲倒的姿态,挺立在那里,显示出了沧桑岁月无情侵袭的痕迹。就是这幢老屋,它承载着我家三代同堂十口之家的衣食住行神圣使命。包括大哥结婚,二哥结婚,以及两个侄儿降生。

特别是老屋房顶,更给人留下深刻记忆。房顶上经常民俗大戏:找鸡的、寻人的、骂街的,村里有什么重要指示,也通过房顶喊给村民听,房顶真可谓是天然的传话筒。更有趣地是房顶上还是孩子们冒险的乐园!大人不在家时,小伙伴们兵分两路,一路在房下密切监视大人的行踪,发现情况立即发出暗号;另一路攀梯上房偷拿花生等吃食,“赃物”得手后找一个僻静处“分赃”,如果听到异常情况站岗者发出暗号,孩子们立即隐蔽,那感觉像电视剧《潜伏》一般惊心动魄。 哦!老屋,您是我与生俱来的胎记!在我生命的河床上,已成为置身异乡的一种怀念,一种向往,一种精神寄托与心灵安慰。


陈玉洲. 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大专文化,河北博野县人。1983年10月应征到广西边防法卡山部队服役,战地记者,先后荣立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一次,1989年转业到地方,先后在县广播局、政府办、组织部、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转业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博野县志(1993至2010)续志》记载了他军旅文学小说创作成果,现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两部,并多次获奖。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字编辑:安博技术编辑:庞里地

推 荐 阅 读

『我醉乡土』杨建尊丨闲 谈 麻 雀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