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永恒的隐秘》阅读答案

文学经典永恒的隐秘

张学昕

①任何一个时代都期待它的文学有大师级的作家和经典的作品出现。那么,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堪称经典?一部文学作品怎样才能成为经典?大师们的经典历代不衰、获得永恒性审美价值的隐秘是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会否产生文学经典?无疑,这些是长久萦绕我们心中的严峻课题。

②可以说,经典的魅力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经典的文学必是这样一个世界:它以其内在的丰富性、复杂性唤醒、改造着我们内在和外在的精神生活形态和本质,同时,它还以其独特的、深邃的思想力量,帮助我们有效地对抗着僵化的、虚伪的、残酷的现实对我们心灵的侵蚀和攻击,帮助我们建立自身的生存参照系。它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不仅是由于作家在近于披肝沥胆的生命体验后对艺术文本的精心结撰,还在于无数读者对经典的心灵阅读和体验的积淀,作家和读者的心灵通过作品这一媒介得以碰撞并形成默契。“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卡尔维诺语)。

③需要我们认真探究的是,经典文本的诞生过程中,作家与时代、作家与生活、作家的心灵和存在方式有怎样的趋向,作家的写作是否有较为明晰的经典意识,作家怎样处理与现实、与自身的矛盾?

④一部伟大的经典性作品,首先是源出于一个伟大的心灵。从内在的精神向度而言,经典往往表现出对生命、人性的高度重视,对人的本性、存在欲望的充分尊重,基于此,一个真正作家的写作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写作。这就要求作家不仅仅是要面对现实、面对一个时代,关键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自觉地从事“内心写作”。“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余华语)。

⑤我们无法忽视的还有作家在经典写作时诗性的结构和话语的选择,这是文学艺术创造的诗学路径。从外在形态看,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别有洞天是由于作家的深层体悟,现实的纷繁错落会在作家的诗化哲学面前呈现出无限清晰、质朴和精妙绝伦的图景。卡夫卡的小说便是以一种极为坚硬、阴郁的语言和结构外壳来涵盖内在温柔的杰出作品。他的小说的永恒性魅力在于他选择了现代寓言的结构和话语,人类的普通的日常生活被他有意地变形或放大,以“陌生”的艺术表现形式颠覆世俗,直指人性、人的灵魂。

⑥需要明晰的是,并非“变形”或荒诞性形式、陌生化就可以带来文学写作的新质。被称为“卡夫卡的法国女传人”的玛丽·达里厄塞克近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母猪女郎》,虽然也以现代主义的变形手法,试图表现人与兽这两个世界并非完全隔绝,但是由于人文关怀、深层诗性、对真正现代文明的向往等人的自我本体的缺失而难以进入经典的序列。尽管这部小说成为近年的畅销书并引起轰动,但畅销书只有成为经典的可能,而经典却未必都是畅销书。每部文学作品都会因它的独特性而有相应的读者群,问题的关键在于哪些作品能超越时空,获得人们永久的青睐。因此,文学话语、叙述结构的选择关涉到审美境界和艺术表现层次的问题。

⑦有人认为,文学创造经典文本的时代已经结束,大众参与的文学的产业化、商业化、网络化的泛文本时代正大步走来,文学已成为写作者生存能力和谋生的主要基础。对此,作家们不必感到焦虑。普遍性的文学参与性活动正说明了文学本身的魅力所在,图像化、数字化的迅捷照例无法取代文学为人们所提供的无边的想象性空间。由于        ,所以,文学的使命依然是摆脱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和局限,兢兢业业地准备经典。

⑧在当代,作家应摆正自己的写作心态,恰当地处理好创作心态和时代生活的关系,不必刻意追求文体形式的新奇诡异。对于写作,时间老人像一位老练的教师,指出其中的墨渍、涂抹和删改之处。未来的杰作就是在这些练习本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我们还是先不要去追问和苛求我们的时代能否产生经典,我们只要去做我们该做的就行了。(选自《唯美的叙述》,有删改)

3.第②段加点词“结撰”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4.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文学经典往往能帮助读者滋养心灵,修正生活境况。

B.作家的经典意识是文学经典得以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C.文学经典要求作家未必面对现实,但必须直面内心。

D.文学经典不注重外在形态,只关注精神内涵的开拓。

5.以下可以填入第⑦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3分)

A.市场的法则似乎只关系到能否使文学形成“热点”或“卖点”

B.人们总是渴望探索和感受现实生存状态以外的可能性存在状态

C.作家对现实生活有极为强烈的介入意识,贴近生活本身去创作

D.文学作品话语形式的突破总是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吸引人效仿

6.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

7.小娄在学校文学社主办的“我看文学经典”主题交流活动中发言,他说:“当今畅销的书未必能成为经典,因为        。”请根据本文内容,把小娄的这段发言补充完整。(4分)

阅读答案:

3.答案示例:设定结构并撰写(选定结构和话语形式进行写作)(2分)

4.A(2分)

5.B(3分)

6.答案示例:本文开篇即提出有关文学经典形成要素的若干追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指出经典的魅力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接着聚焦到作家角度,从作家内在的精神向度、写作时对结构和话语的选择这两个方面论述了经典产生过程中的作家因素;然后就第二个方面,补充论述了这种选择并不必然会催生出经典作品,这还涉及审美境界和艺术表现层次。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并论证了文学创造经典文本的时代仍将延续,当代作家既要对经典的产生有信心,又不可急功近利。(5分)

7.答案示例:经典的产生离不开无数读者的心灵阅读和体验的积淀,是超越时空的,这不是一时的畅销就可以实现的;经典往往表现出对生命、人性的高度重视,需要作家自觉从事“内心写作”,而当今的畅销书未必都能做到这一点;有些畅销书确实选择了“陌生化”的结构和话语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带来文学写作的新质。(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给到满分为止。

(0)

相关推荐

  • 《成为小说家》读后感

    目录 关于文德敬恕,写作与阅读所持的辩证态度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待文学的态度 当代写作太浮夸,多是面向市场在写作 写作要让感官和人心活起来 小说的雅俗调适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中去 写作中的几个关键字 我 ...

  • 《心若“旅游”,灵魂在场》阅读答案

    心若"旅游",灵魂在场(20分)我喜欢你是寂静的施立松①夜静,星稀,我坐在夜风里,夜鸟低沉的声音,踏过平静的水面凌波而来.邻着水库的秋千轻轻摇晃着我,也摇晃着朱亚文沉郁的吟诵:我喜 ...

  • 多材料阅读:旅游文学(有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旅游与文学的关系,是个严肃的话题.在高铁通达.私家车便捷.全城旅游蓬勃发展的时代里,旅游已经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远 ...

  • 《坐姿里,有灵魂的样子》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坐姿里,有灵魂的样子  刘世芬 ①有一次,作家周晓枫到河北作协开讲座.开讲前,主持人先做介绍,周坐在台下第一排座椅上,我就坐在她身后,此时的我,作为听众,懒洋洋地靠在椅背 ...

  • 刘恩波《随心的阅读》阅读答案

    随心的阅读刘恩波①读书节期间,"阅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画家黄永玉说,"看书是一种快乐,然后才是知识,才是本钱."私下觉得老人家此话算是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 ...

  • 诗歌鉴赏《旅游伤春》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 旅游伤春 李昌符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鸟倦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十年成底事①,羸马倦西东. [注]①底事:何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越中览古》《苏台览古》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①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 ...

  • 方苞《与徐贻孙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与徐贻孙书 [清]方苞 苞白:去年五月中,得吾兄手书,比欲作书相报,违隔久远,所怀蕴积,措笔不知所从.日延月滞,以至于今. 苞尝叹近世人为交,虽号以道义性命相然信者,察其隐私,亦止借为名声形势.其确然 ...

  • (唐)许浑《沧浪峡》阅读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沧浪峡 (唐)许浑 缨带流尘发半霜,独寻残月下沧浪. 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 昔日未知方外乐,暮年初信梦中忙. 红虾青鲫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 ...

  • 闻一多《太阳吟》阅读答案

    文本一: 太阳吟① 闻一多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   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 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 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   ...

  • 王沂孙《齐天乐·蝉》阅读答案

    齐天乐·蝉 王沂孙① 一襟余恨宫魂断②,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③.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④.病翼惊秋,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