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魏新河|秋扇詞話(41—60)
秋扇詞話
四一
秉燈讀昔人詞,覺沈痛傷心者,後主一人耳。
四二
後主,詞禪也。每覽唐宋人詞,讀畢後主,覺其餘諸輩傷春悲秋渾無心情。
四三
《詞林正韵·發凡》:"有用仄韵而必須入聲者,則如越調之《丹鳳吟》、《大酺》;越調犯正宫之《蘭陵王》;商調之《鳳凰閣》、《三部樂》、《霓裳中序第一》、《應天長慢》、《西湖月》、《解連環》;黄鐘宫之《侍香金童》、《曲江秋》;黄鐘商之《琵琶仙》;雙調之《雨霖鈴》;仙吕宫之《好事近》、《蕙蘭芳引》、《六幺令》、《暗香》、《疏影》;仙吕犯商調之《凄凉犯》;正平調近之《淡黄柳》;黄射宫之《惜紅衣》;正宫中吕宫之《尾犯》;中吕商之《白苧》;夾鐘羽之《玉京秋》;林鐘商之《一寸金》;南吕商之《浪淘沙慢》,此皆宜用入聲韵者,勿概之曰仄而用上去也。"
四四
又云:"去上之調自是通叶,而亦稍有差别,如黄鐘商之《秋宵吟》、林鐘商之《清商怨》、無射商之《魚遊春水》宜押上聲;仙吕調之《玉樓春》、中吕調之《菊花新》、雙調之《翠樓吟》宜單押去聲。復有一調中必須押上必須押去之處,有起韵結韵宜皆押上宜皆押去之處,不能一一臚列"(祥見唐段安節《樂府雜録》)此類用韵之則不可不知也。
四五
又云:"張玉田《詞源》曾論《寄閑集》按之歌譜,聲字皆協,稍有不協,即爲改正,嘗作《惜花春起早》雲'鎖窗深',深字歌之不協,改爲幽字,又不協,再改爲明字乃協,此三字皆平聲,胡爲若是?蓋因五音有唇齒喉舌鼻,分輕清重濁之故,玉田所謂清濁即陰陽也,明字爲陽,深幽爲陰,故歌時不同耳。……若作詞而欲付歌喉,則凡古調皆有古人名作,字字尊而用之,自能合律。"
四六
白石苕溪十絶句,有神韵者也,漁洋不能過。若取入小詞,便失堅硬,不合深婉宗旨,此詩詞之别也。
四七
南宋好處在極含蓄,含淚講話,哽咽幽怨,不能卒讀。
四八
填詞尤不厭改。"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必至此而後工。
四九
"憐花瘦,移入綉幃中。掩却翠紗屏十二,朝來依舊有殘紅。不敢怨東風。"此况蕙風《憶江南》小詞,有此温柔善良之心,何愁落筆忠厚。
五○
"驚起半簾幽夢,小窗淡月啼鴉",小詞之佳境。
五一
詞起於隋。
詞被燕樂。王灼《碧鷄漫志》:"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詞者漸興,至唐稍盛。"曲子即時所謂"新聲"者,屬燕樂,或爲之辭,即詞之始。唐崔今欽《教坊記》有曲名三百餘,其中"穆護子、安公子"皆隋之曲,是知。
五二
《左庵詞話》:"張玉田'寫不成書,祇寄得、相思一點'、沈昆詞'奈一繩雁影,斜飛點點,又成心字'、周星譽詞'無賴是秋鴻,但寫人人,不寫人何處'。三詞咏雁字名目巧思,皆不落恒蹊。"然尚不如吴夢窗云"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修辭之能,無出其右。
五三
《片玉詞》最爲典雅大方,如《瑞龍吟》、《蘭陵王》等闋,可謂衆妙畢備,詞家目爲集大成者,不虚也,若比二黄人物,則非綴玉軒主人(此处删去“梅畹华”三字)不倫。吾特於此爲美成不及破國涉江發一浩嘆,東京餘子不足此一太息也。
五四
美成《夜飛鵲》:"何意重經前地,遺鈿不見,野徑都迷。兔葵燕麥,向斜陽、影與人齊。"祇寫眼前景物,但千載下讀之,猶見其凄惶欲絶,《藝蘅館詞選》:"兔葵燕麥二句,與柳屯田曉風殘月可稱送别中雙絶,皆熔情入景也。"寫景至此,已臻化境。
五五
"鷄聲茅店月,人迹板橋霜。"詞中惜少此種野逸之境,祇在象牙塔中討生活。
五六
《詩·蒹葭》一篇,深婉柔厚,凄迷往復,最合詞旨,王觀堂倡境界、求真切,亦謂此篇深得風人之旨,却屬難得。
五七
詞外求詞,不可不知,如東坡《記承天寺夜遊》、張宗子《湖心亭看雪》,豈非絶妙詞境。
五八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此句更宜入小詞,疏密得體,清新流轉,頗似玉田,求全責備,缺少虚字調味,如玉田云"祇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便是當行本色。
五九
《賀新凉》一調最宜做沈痛語,如稼軒送茂嘉十二弟之類,他如吴梅村病中有懷一首,皆可爲法。
六○
《詞旨》列虚字三十有二:"任、看、正、待、乍、怕、縱、愛、奈、似、但、料、想、更、算、况、悵、快、早、盡、嗟、憑、嘆、方、將、未、已、應、若、莫、念、甚。"不特一字,二字三字亦須留意,虚字之用大矣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