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岁总理秘书:官至正国级,不准儿子坐专列,退休后坚持做公益
相关推荐
-
像领导那样思考(秘书工作体会3)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的文秘工作不好干,干好很难.以写材料而言,与过去相比,现在可参照的范文很多,网上搜集最新的政策.讲话内容十分方便.但真正写起材料,写一篇好材料,不见得比过去的前辈们容易. 这里边包括 ...
-
赵茂峰
赵茂峰,东汪镇一村人,1931年12月生.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在河北省南宫中学读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参加革命,在保定河北军区机要训练队学习.1950年8月分 ...
-
周总理在饭店吃完饭后,秘书说了一句话,周总理的脸色立马变了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豫西八大碗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有一次,周总理在饭店接待外宾,当外交活动结束,送走外宾以后,周总理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们说:" ...
-
赏石故事 :我的小秘书
每次赏玩以下几枚雨花石时,就使我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我的女儿常被我戏称为"小秘书".她和我和睦相处几十年,非常默契,从小就遗传我的基因,白白胖胖,未上小学之前,长的像一个假小子(理 ...
-
古之学成者,必有其家也
2020-12-25 10:04:25 来源: 听说跟你说谈举报 0 分享至 贺龙儿子贺兴桐在人大毕业后,被分配了一个好工作,贺龙知道后,马上吩咐秘书把他儿子的工作给替换掉! 贺老总一生有15个孩子, ...
-
父不详母不爱,25岁嫁给75岁将军,获巨额财产后一生未再嫁
在很多人的心里,老少配都是根据有负面影响的词语.但历史上也确实有挣脱世俗偏见的老少恋,比如近代史上的李宗仁和胡友松.众所周知,李宗仁是非常出色的将军,他一生经历两任妻子,一个是原配郭德洁,另外一个则是 ...
-
【西南作家小小说】杨智勇/ 鹦鹉之死
西南作家小小说 鹦 鹉 之 死 杨智勇(贵州) 这几天,作为某省人口最大的松源县分管城建和教育的副县长高强,不知是否听到什么风声,心神不宁,感觉是有什么事发生一样. 说起高强,可以说是松源县一个 ...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官至正国级,女婿也是正国级,77岁逝世
祖籍安徽池州刘街村的姚家是民国初期一个无比显赫的家族. 老二姚绍枝曾在江苏武进当一名知事.官虽不大,但思想足够封建,与"五四"学生运动有名的"七君子"史良有过一 ...
-
他16岁参军,39岁成少将,晚年官至正国级,64岁却黯然离场
在革命年代,江西弋阳可谓是一块红色土地,这里爆发了弋横起义,还走出了著名的方志敏同志.可惜的是,后来方志敏等人领导的红十军团却惨遭失败,他本人也英勇就义,年仅36岁.虽然方志敏牺牲了,但他带出来的战士 ...
-
开国首任湖北省委书记是谁?18岁入党,谦辞大将军衔,官至正国级
<开国首任省委书记>系列之三:开国首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颁发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放了南方诸省 ...
-
他先后给两位元帅当过政委,建国后连任21年副总理,后官至正国级
在我国历史上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战场上能指挥杀敌,在和平年代能辅佐领导人,发展生产力,让新中国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 这其中有每一届都连任的邓小平,也有从1949年担任副总理一 ...
-
唯一没有子女的开国元帅,官至正国级活到76岁,名字载入美国军史
他是一位誉享国内外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新中国的十大开国元帅中,他名列第二.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他都担任我军的高级领导职务,具有非凡的胆略和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他都享有崇 ...
-
24岁当红军军政委,55年放弃大将军衔,晚年成就很高,官至正国级
"岁月聚悲思,花环寄哀情. 古今谁无死,民心是丰碑." 红军时期,在我军队列中,战士们的平均年龄都不是很大,但他们稚嫩的肩膀却肩负起支撑红色革命旗帜的重任.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里 ...
-
她57岁参加红军当军医,59岁走长征,女儿正国级,女婿是总理
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母亲,也是一位令我们敬佩的革命先辈,在大家最熟悉的万里长征中充满了艰险困难,就是那些年轻的战士走完长征也需要坚定而顽强的毅力,而她参加长征时已是一位57岁的老人,她就是杨振德. 18 ...
-
他与主席共同参加一大,建国后当第一副总理,晚年官至正国级
前言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又转到了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参加会议的人数并不多,只有13人,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位党员.至于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此时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州,因为 ...
-
他与周总理并称双雄,两位搭档成开国元帅,晚年官至正国级
从1927年的南昌起义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的奋战历程都是我们的革命先烈,踏着坚强不屈.不畏牺牲的步伐一步步走来.无数英烈将宝贵的生命留在前进的路途中,没有人被战友的鲜血吓倒,在他们眼中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