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拍案叫绝的经典藏头诗,保准你一遍读不明白!

藏头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散文藏头诗,叙事藏头诗、五言藏头诗、七言藏头诗、哲理藏头诗、自然藏头诗、古代藏头诗、现代藏头诗、祝寿藏头诗、生日藏头诗等种类。藏头诗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游戏和实用双重印迹。下面笔者就为大家整理出了几首经典绝伦的藏头诗,并附上当时发生的小故事。

高会当年喜得曹,日陪宴衎自相劳。力回天地君应惫,心狭乾坤我尚豪。豕亥论书非素学,子孙干禄有东皋。十年求友相知寡,分付长松荫短蒿。前后各二识后多,你修完该我修了。前六句只描写当年得子后举行宴会和为儿孙打拼的历程,只有最后一联才真正吐露了心声,是吩咐对方(老朋友)庇护照顾自己的儿孙后辈(把老一辈比作长松,把下一辈比作短蒿)。显得含蓄而又有趣。更加叹为观止的,我们还是看上面孔平仲的藏头诗图吧。大家会发现,上面诗中句子的头一个字“日”、“力”、“心”、“豕”、“子”、“十”、“分”在图中没有出现。而且图中只有49个字,不是七律的56字数,那么这七个字藏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不是要提示开头,“高”字也完全可以不出现,藏在“蒿”字下面就可以了!同理,“日”字藏在“曹”字下面,“力”字藏在“劳”字下面……

据说,宋代才女朱淑真的父亲骑驴外出,不小心冲撞了州官,州官要拿他治罪。朱淑真闻讯后,急忙为父亲求情。州官听闻朱淑真的才气,想试试她的才学,便让她以“不打”为题,当堂作诗,并承诺如果能作出好诗,就赦其父无罪。朱淑真就作了下面这一首“不打”诗:月移西楼更鼓罢,渔夫收网转回家。卖艺之人去投宿,铁匠熄炉正喝茶。樵夫担柴早下山,飞蛾团团绕灯花。院中秋千已停歇,油郎改行谋生涯。毛驴受惊碰尊驾,乞望老爷饶恕他。这一首诗,共10句,从上到下分别暗含了:不打更、不打鱼、不打锣、不打铁、不打柴、不打茧、不打秋千、不打油八个“不打”之意,到最后一句点题,恳请州官不打其父亲。如此藏头诗,州官听罢,自然惊喜异常,便释放了其父。

万千文章,无独有偶,笔者近期搜集资料《两般秋雨庵随笔》载,明代广郡人蒙廷伦娶妻时,妻兄鄙视他出身寒微,遂辱之曰:“既云书生,请以'河南村狗’四字贯顶写诗”。蒙强忍羞辱,应声吟道:“河槎浮汉到五羊,南风吹送桂花香。村人多少来争看,狗吠仙姬会阮郎”。此诗不仅做到了“河南村狗”四字藏头,自强不息并表示了不甘自轻、自贱、自弃的志向。其妻劝其苦学以雪“河南村狗”四字之耻,蒙逆来顺受,发愤攻读,中嘉靖进士,后官佥都御史成为佳话。

《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看过《唐伯虎点秋香》的观众肯定不会忘记唐伯虎给秋香写情诗的情节,那首广为人知的“我爱秋香”就是唐伯虎的一首藏头诗,收录在《唐寅诗集》中: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读完文章的读者朋友您还知道哪些好玩又有趣的藏头诗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