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藏山中,古老村落待蝶变

这里海拔1200米,青山为障,加上柳杉林和茂盛竹林的遮掩,这个小山村成为“世外桃源”,这便是入选第三批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的芦山县双石镇围塔村。不仅村名特别,景观更奇,村落就在大漏斗中。

围塔村风光 李依凡 摄

古村风貌天然雕饰

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向青山深处挺进。茶园中,采茶人正忙碌着。

掩映于繁枝密叶下的村庄,像一幅立体的画卷,显现在眼前。

一面面写满岁月痕迹的黄褐色泥墙,一片片青黑色的屋瓦,袅袅的炊烟,长满青苔的石阶……走进村庄,不觉让人心情顿时舒畅起来。

围塔村地貌整体是一个“耳朵形”砾岩漏斗,经地质学家考察,这里是世界上唯一有人居住的漏斗。漏斗内溪流交错,农户依山傍水而居,漏斗内还有溶洞、倒流水、七十二峰等自然奇观,有茶园、竹海等观光农业和休闲避暑民居等旅游资源可供开发。

受山体、河流等自然因素限制,围塔村的建筑群呈带状分布,山中有村,村中带绿,空间层次结构较为清晰,形成独特格局。

漫步在围塔村,放眼望去,只见屋舍星布,渐缓的山坡间分布着山溪、梯田、茶园、林地,鸡鸣犬吠,生机勃勃。

马文俊是围塔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说,围塔村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0%,其中有一棵麻柳树,树龄至少在一百年以上,需五人合抱,被视作当地的标志。

围塔村“藏”在深山密林里,成片的柳杉、竹林起到了很好的遮掩作用,当地人在此繁衍生息,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空气又好,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住得踏实又舒心。”八旬老人马定兰感慨地说,人老了,房子也越来越老,但却越住越有感情。

历史悠久民风淳朴

位于村头的马家大院,虽已历经百年风雨,但这里木结构为主的院落、石块筑起的围墙,以及惟妙惟肖的顶梁麒麟木雕等精美内饰,保存仍十分完好。站在宅内,能感受到整体建筑的恢宏气势。

这里的居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民风淳朴,生活俭朴,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据当地残存的清代道光年间碑刻文字记载,湖北孝感杨氏移居到此,落居围塔一地,世代生息繁衍。

村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打造美丽家园,建设有特色的川西民居,多是砖木结构的建筑,房屋冬暖夏凉、干爽宜居,整个村庄建筑风格统一。这里一年四季竹木常青,鸟语花香,气候宜人。

“围塔村内至今尚保存有不少古代石刻,最著名的当属大狮湾组狮子山上的一对大石狮。这对大石狮就在原地雕刻,其中一只已完工,造势雄伟生动,另一只不知何故半途而废。另外,建于1902年的吴永诚墓和建于1919年的马彦琼墓,均含有很高的美学与史学价值,是研究围塔历史的重要依据。”马文俊说。

如今的围塔村,可谓是一个青山掩映之下、神奇漏斗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村落,是一个集观光、休闲、避暑、探险旅游于一体的“世外桃源”。

山间卧狮

探索发展绿色产业

沿着绵延起伏的山路盘旋而上,成片茶园如绿屏般映入眼帘,一株株茶树吐露新芽,这是大自然最深情的馈赠,也是这座古村落振兴的“法宝”。

原来,围塔村与优质茶叶产地马牛山、射箭坪紧邻,其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完全相同,是良好的有机茶种植基地。

随着年轻一代渐渐走出村庄,以崭新形式传承茶文化,这座古村落也在思考着生态发展的新路径。

目前,围塔村茶叶合作社已发展种植户近200户,茶叶种植面积1500余亩,其中投产近1000亩。所有茶叶均在村上新成立的清醇茶厂指导下,按有机茶种植的要求进行种植和生产。如今,这个小村庄集体经济正依托茶产业速度增长,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幸福感挂在脸上。

近年来,围塔村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原则,充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探索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方面高起点规划,着力提高村庄的规划和布局水平,结合围塔村实际,形成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为主、旅游产业带动的多业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深度挖掘围塔村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提升村风文明,着力发展旅游和观光农业及林下养殖业,将围塔建设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光休闲避暑村。另外,以风貌塑造为着力点进行环境治理,提高民居设计水平,打造为具有川西民居特色和羌寨风味的风貌示范片。说起未来的规划,马文俊信心满满,在他的眼中,围塔村的美丽转变,还在继续进行。

“我们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苦干实干加巧干,把围塔村打造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新村。”马文俊说。

目前,围塔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

转载自西康周末

记者:石雨川

来源: 四川雅安

(0)

相关推荐

  • 行走传统村落|醉美赤水丙安村

      编者按 今年6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了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贵州179个村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累计724个,数量跃居全国第一. 散落在贵州大山间的传统村落,犹 ...

  • 奇山秀水香茶园——乳山大孤山镇上夼村

    上夼村位于乳山市大孤山镇东北部,河东水库北面的山夼,村东西两侧为山丘,南北两侧为小冲积小平原,属于山区丘陵地带, 来自海洋的气流使气候湿润.清爽,空气清新. 这里环境优美,远离城市.公路.工厂的喧嚣和 ...

  • 中国中部最后的香格里拉,湖北唯一的羌寨,被遗忘的原生态村落

    在中国湖北省西南部有一个咸丰县,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在咸丰县藏着依山而建的民居,让人流连忘返的村落-麻柳溪村,麻柳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享有中国中部最后的一个香格里拉的美誉,还有 ...

  • 路过黄石头村偶遇苍天做法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最美人间四月天,千金一刻时节一有空闲就想往山野走走.进入驻马店区域后听说竹沟有个黄石头村,是全市海拔最高.空气质量最好的村庄,而且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

  • 隐于西湖边的外桐坞村,一座飘着茶香的艺术村落

    朝涉外桐坞, 暂与俗人疏. 村庄佳景色, 画茶闲情抒. 跟随着李白的诗句, 从杭州绕城公路向北行驶, 由道路左侧的一个桥洞进入, 眼前豁然开朗, 这便是桃花源般的存在, 外桐坞村. 五一假期, 找个休 ...

  • 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塔里古茶山基地开山

    作者:记者 吴国庆 来源:景德镇在线 发布时间:2018-04-01 20:11:27 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塔里古茶山基地开山 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塔里古茶山基地开山 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塔里古茶山基 ...

  • 【中国传统村落】濂溪香茶 垷坦古村

    濂溪香茶 垷坦古村 作者:刘鑫 兰溪市女埠街道垷坦古村落就位于白露山东北侧山下,在兰溪市西北距离兰溪城20公里,属于女埠街道管辖.全村人口1660余人,村域面积5.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90余亩, ...

  • 铁四师 贾庭欣——脱贫路上,看一个原始村落的华丽蝶变

    [建党百年专题]图文报道 脱贫路上,看一个原始村落的华丽蝶变 图/文:铁四师 贾庭欣 阿者科,一个平凡安静而又身价不凡的小山村,一个少为人知却又登上<世界遗产名录>的哈尼族原始村落.今年初 ...

  • 西伯利亚的古老村落:40栋房屋、200人口,高纬地区的世外桃源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埃文克自治区(Эвенки),有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村落-暴雨村(Бурный ).这里生活了阿列克谢和帕维尔两个家族,他们为了逃避集体化,避免剥夺财产,于1933年从托木斯克州搬到这里 ...

  • 202105涉县太行红河谷华丽“蝶变”中

    涉县100网 涉县信息港 2021-5                                                                                 ...

  • 三年蝶变 三年风华 前进中的禧满鸿福酒店

    编者的话 前不久,即8月29日是禧满鸿福酒店蔡家店中餐厅开火的日子,用王先美女士的话讲,就是"在蔡家店,吃上了第一顿美滋滋的饭."之后,特此约稿本网编辑,书写这三年来的遐想和价值, ...

  • 【原创】内蒙古|刘慧云:蝶变中的巴丹吉林

    原创作者:刘慧云|内蒙古阿拉善盟 <蝶变中的巴丹吉林> 站在山顶眺望蓝的是天白的是云绿的是草黄的是沙那镶嵌在中间碧青的宝石是湖蜿蜒伸向幽处的红丝带是路烟霞般盛开的紫色海洋是花就是这样画卷般 ...

  • 【大荔文苑】王成:蝶变中的大荔

    蝶变中的大荔 一.便捷的交通加快了人们的交流 改革开放初期,宣传的口号是"要想富,先修路."当公路打通了,外地客商来了,于是农副产品很快卖出去了.从乡镇集市或者县城里的新电器慢慢落 ...

  • 嫘祖故里西平县这一千年古村在蝶变中留住乡愁

    (本文作者陈富立(前)和文友赵付友.张富存在冶炉城遗址) 穿越千年的铁炉合庄村,以其厚重的文化内涵书写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轨迹.沧桑与新生并存,传承与变革交织,虽世代更替.日月轮回,仍改变不了它的史诗般的 ...

  • 【记忆】建筑可阅读:百年“编织”的毛麻仓库,在艺术中蝶变

    毛麻仓库位于杨浦区秦皇岛路32号,1920年设计,是杨浦滨江岸线上一座具有象征性的历史建筑.修缮改造后的毛麻仓库,宽大建筑空间配合观景平台以及每层展厅的艺术作品,成为了黄浦江沿线不容错过的景点.今天, ...

  • 百年时光“编织”的毛麻仓库,在艺术中蝶变……

    毛麻仓库位于杨浦区秦皇岛路32号,1920年设计,是杨浦滨江岸线上一座具有象征性的历史建筑.修缮改造后的毛麻仓库,宽大建筑空间配合观景平台以及每层展厅的艺术作品,成为了黄浦江沿线不容错过的景点. 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