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福气多,缘何感福浅

人生在世,追求多福。但是,却有很多人感到前行路坎坷,人生太艰辛,福气自不多,难有真满足。其实,福气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对公平的,只是人们能否真正体悟和把握。

自不以得,难得有福

做人不能不思上进,也不能欲求不满。当这两种心态并存的时候,更会纠结至极。有的人对美好生活期望过高,想过人上人的高贵生活,但是却眼高手低,事事不能,甚至不想而为,只想索取。那么,这种心态的人即使得到一些财富,他只会享受不会兴业聚财,也绝对不会有福气。

福气在于自己,而不窃于他人。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为,是作为和修为,而不只是图私利私欲。人生需要洞察,福气需要自己去创造,更需要自己去知味。

福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在于物质和环境。有一对夫妻,本无太大技能,共同去干环卫工。虽然两人很辛苦,吃穿用度很简朴,但相互体贴爱护,并且他们的儿子很上进,考进了名牌大学。夫妻俩感到生活很知足,前途很阳光。有些富人家的福气,或许还真不如这对穷夫妻多。

怨气至多,福气至少

做人如果怨气太重,做人心态都不阳光,那么福气也就无从谈起。曾有个老妇人,年轻时怨公公婆婆不待见她,年长时怨邻居欺负她,老年时怨儿孙不孝敬她,一生过在孤苦的情感之中。她逢人就说别人的不好,如何如何对不起她,就是不提自己的过失。其实,这个老妇人不懂得怨气和福气的关系,也就没法得到福报。

有错当改,错后无虞。然而,有些人揪住他人的一则过失,报怨一生。当看不到他人的好,只看到他人的错,自己心中永远种下恨的种子,福气自然会无限损耗。

更有甚者,既怨恨他人,又万端怨恨自己。往往以如果之前不这样做就会如何如何。试想,世上果真有后悔药可吃,那还有什么问题呢,但是恰恰是没有后悔药。如果真要找一种后悔药,那就是从当下开始,做好自己,做对自己,不留怨气,永远阳光。

以霸相欺,福不相依

人生在世,共生才会共赢。没有人会靠恶的行径,强压制住他人,来真正实现自己的私欲,因为社会公理是绝不允许这种恶存在的。并且,人心都有杆称,它会公允地进行评价。无论是谁,要想得到尊敬,必须先要尊敬人;要想得到福报,必须予人福报。当自私自妄达到极致,自己生尚不能怜,绝对无福可享。

对于社会公众,人们受到欺负,当用正当的情理和措施予以维护自身权益,绝对不能简单地以恶制恶。自古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当恶的心态和行径在实施的时候,不仅会伤害他人,自己的福气也就真正散了。

有些人恶言恶语评价他人,甚至谩骂侮辱他人,他的品性已然无存,在他人眼中自降品质,也就难有福报。古有字喻:脾太急有“卑”,怒太甚为“奴”。试想,脾性和怒火已让自己成卑成奴,何有福气可言。

情义不在,何能有福

人生在世,重在情义。无情无义,人之不仁,人性不存,还讲什么福报。有些人对待亲朋好友,尚且负义忘恩,对自己的人性、人生也不会有好的相予。有因有果,当没有情义付出,也难得他人至情至义,福气自会不多。

人有情义,当在忠实。有些人,满嘴谎言,甚至对自己的至亲都心存狭义,谎言歧行,就很难得到他人的信义和福报。更有甚者,自欺欺人,试想,自己且能相骗相欺,何谈本性。人在说谎,他人必知,做人根本不能撒谎、伎俩。没有忠义,做人已失,福不可言。

心底无私天地宽。人或存太多私心杂念,就难有真情真义。人太过妄断妄行,必难得众人心。人过于骄纵自己,必被人孤离。人过于痴妄,必被人贬斥。人过于菲浅,必被人刻薄。人过于唯诺,必被人鄙夷。人唯有情重义,自不错失,必有福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