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昆阳城赋卷》,行书欣赏

西汉末年(23年),刘秀率部八千余人,在昆阳大败王莽军四十二万,史称“昆阳之战”。这一战对东汉王朝的建立和高秀称帝起着决定性作用。凭吊古战场,苏轼感志士之咏慨,写下了《昆阳城赋》。

苏轼对《昆阳城赋》颇感得意,并常常向人提及。二十四年后,也就是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十二日,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他应友人张梦得相请,亲书《昆阳城赋》相赠。

(0)

相关推荐

  • 书法欣赏 | 苏轼行书《昆阳城赋卷》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 ...

  • 【存疑】苏轼行书《昆阳城赋卷》

    苏轼<昆阳城赋卷>横卷墨迹,纵30.8cm.横95cm:(美)二石老人藏. 朱熹曾经说:"东坡笔力雄健,不能居于人后,故其临帖,物色牝牡,不复可以形较量,而其英气逸韵,高视古人, ...

  • 苏轼《昆阳城赋》,墨色湿润圆劲,自然风流...

    苏轼《昆阳城赋》,墨色湿润圆劲,自然风流...

  • 苏轼行书《昆阳城赋卷》

    西汉末年(23年),刘秀率部八千余人,在昆阳大败王莽军四十二万,史称"昆阳之战".这一战对东汉王朝的建立和高秀称帝起着决定性作用.凭吊古战场,苏轼感志士之咏慨,写下了<昆阳城 ...

  • 翰墨宝筏丨奇笔妙趣生发于积学之中,苏轼书法真迹《昆阳城赋卷》

    作者:赵磊(字逸之) 导读 苏轼不仅是举世闻名的大文豪,同时也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其在书法领域的成就极高,在宋代,高举"尚意"书风,其作品风格独特,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奇笔妙趣 ...

  • 苏轼感志士之咏慨,写下了行书《昆阳城赋》

    西汉末年(23年),刘秀率部八千余人,在昆阳大败王莽军四十二万,史称"昆阳之战".这一战对东汉王朝的建立和高秀称帝起着决定性作用.凭吊古战场,苏轼感志士之咏慨,写下了<昆阳城 ...

  • 姚绶行书《洛神赋卷》欣赏

    姚绶<行书洛神赋卷>,绫本,行书,36.4×183cm,上海博物馆藏.名家书名作,实是合璧之作,弥足珍贵.点画跳跃不已,与义辞融合,更加生动,相映生辉. 款署:张贞居尝详松雪此篇出入大令, ...

  • 苏轼《李白诗卷》欣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四川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代表作<李白诗卷>:该帖 ...

  • 赵孟頫《纨扇赋》行书欣赏

    此书妍润多姿,神彩飘逸,精美绝伦. 细读此赋,词清句丽,字字珠玑, 婉曲隽永,意味深长,叹为之绝. 时赵孟頫五十二岁,正是专学二王之法,尽得魏晋风流之时.也许因所书是自家得意之文,兴会所致,下笔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