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阴三阳是如何演变为六经辨证的?【一点资讯】

(0)

相关推荐

  • 对《伤寒论》六经辨证及其传变的看法

    2021-08-08 15:27·徐小丽LittleLily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急性热病的中医经典著作,它以六经辨证的规律,揭示了急性热病的动态变化,说明了急性热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

  • 伤寒论:三阴三阳是如何演变为六经辨证的?

    古人分析事物的属性,起初只有阴.阳两个方面.后来由于只分阴阳,觉得还不够,也不能说明较为复杂的问题,于是又把阴阳各分为三,便成了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素问·至真要大论 ...

  •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与六经辨证的临床意义

    有关<伤寒论>三阴三阳问题研究概況 作者 王琦 陈庚 一,<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 多数学者认 为是继承<内经>的理论.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说 ...

  • 直入伤寒:伤寒论病机用方至简法【一点资讯】

    太阳病 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主之(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伤寒以麻黄汤主之(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 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 ...

  • 伤寒论条文解读及用方经验心得【一点资讯】

    桂枝汤:特别应当值得注意的是,以"伤寒是伤于寒邪,中风是中于风邪"解释太阳病.桂枝汤,将很难认识太阳病.桂枝汤.甚至,伤寒>全书. 桂枝加桂汤: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经验,则知此所 ...

  • 《伤寒论》的部分名词术语解读【一点资讯】

    <伤寒论>中的名词术语,是极为朴素的,有的流传到现在,还是大众化语言,如"能食"."不能食"."大便硬"等.但是这种语言用在医学 ...

  • 伤寒论经方治瘀血用药法【一点资讯】

    仲景治瘀血,按轻重分别用药. 治肠痈则桃仁与凉血泻火之牡丹皮相伍,更以泻热通瘀之大黄以下之. 治妇人经血病,用桂枝茯苓丸,桃仁.丹皮行血疏瘀,消除子宫瘀血,用芍药止痛,茯苓利水,桂枝降冲逆,故能治疗停 ...

  • 《伤寒论》中治疗休克的方子【一点资讯】

    小编导读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距今已有1600余年,但依然在临床中持续发挥着作用,并且被不断发掘出的新的应用领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学习下,如果从重症医学的角度去看<伤寒论> ...

  • 灵素之问 | 伤寒论得名及其概念演变与误解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4月22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quo ...

  •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辩证解释

    初天麟 初心易医 1周前 东汉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撰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