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非一流书家,自称右军第一人,形直意曲乃其笔法的最高理想
相关推荐
-
邱才桢 | 沈尹默“执笔五字法”、“中锋”理论及其“碑帖互融”书法观
提要:本文从沈尹默书法理论中的"执笔五字法"."中锋"等概念分析入手,结合其书法创作实践,探讨他书法方面碑帖融合的观念及成就. 关键词:执笔五字法 中锋 碑 ...
-
吕文明|古法的复活:清代碑学运动的实质——兼论邓石如的碑学实践
中国书法的发展自二王以后,一灯相传,直至清代中晚期,随着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等一大批书法理论家的宣导和实践,碑学开始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碑学在民国以后逐渐衰退,帖学重新振兴,到今天已 ...
-
再读清代学人书法
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必修技能,书法更加强调人文素质,重视学养和品格基调,与哲学.文学.文字学等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学人书法是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对当代书法创作有着积极的 ...
-
刘成伦|对赵之谦书法用笔的几点思考
另辟蹊径,还是二律背反 --对赵之谦书法用笔的几点思考 ■刘成伦 赵之谦(1829-1884)是诗.书.画.印兼善的一代大家,沙孟海<悲庵居士文存跋>云:"赵之谦一代才华,经 ...
-
他敢说自己是“右军第一人”,你同意吗?
包世臣 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包安吴",嘉庆十三年举人,官新喻(今江西新余)知县,仕途不顺,终归布衣,学知渊博,对经济.文艺 ...
-
赵孟頫临《兰亭序》,千年以降,得右军之笔法者,唯赵松雪一人耳
赵孟頫越唐入晋,一生在心追手摹王羲之.他不仅聪慧灵敏,而且用功极苦,终得王羲之的圆转劲道. 千年以降,得右军之笔法者,唯赵松雪一人耳. 专栏 书法密码 作者:书法密码 ¥33 238人已购 查看 如果 ...
-
王羲之经典小楷《道德经》高清手机贴,右军粉丝收藏好!
王羲之经典小楷《道德经》高清手机贴,右军粉丝收藏好!
-
文徵明56岁小楷《跋宋拓右军十七帖》
1525年八月十八日,为蒋诏(伯宣)跋旧刻<十七帖>,考定为宋拓,并朱书释文于旁. 右<十七帖>一卷,乃旧刻也.此帖自唐宋以来不下数种,而肥瘦不同,多失右军矩度.惟此本神骨清劲 ...
-
右军书法至宝、繁简对照表
右军书法至宝、繁简对照表
-
何仁楷书右军《乐毅论》
局部 <乐毅论>三国时期魏夏侯泰初 己亥之春 何仁署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廻而难 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 ...
-
清代大文豪梁养仲,行书34个高难度汉字欣赏,右军风格飞扬洒脱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若是把书法的和汉字的结构联系起来的话,就会发现书法的结构是紧紧围绕汉字的间架结构而变化的,不论这么变化,都 ...
-
晋右军王羲之《至宝斋法帖》
晋右军王羲之<至宝斋法帖> <草诀歌>释文
-
“险中生态,力变右军”的柳公权《蒙诏帖》
“险中生态,力变右军”的柳公权《蒙诏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