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0日,胡宗南放弃西安,退...
相关推荐
-
本来要到南京受训,途中去西安玩了两天,结果把自己玩进了俘虏营
▲重点进攻形势图 1947年3月13日,按照蒋介石重点进攻的统一部署,驻军西安的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集中麾下第1军.第29军所属 6个整编师15个旅共约14万大军,分别从洛川.宜川出动,向中共中 ...
-
20万敌人反攻西安,不料守军增加一倍,还刚换装3个师美械装备
编辑搜图 ▲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终结 编辑搜图 ▲西北野战军指挥机构 西北战场上敌人仍占优势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百万大军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随后,各路大军开始如秋 ...
-
傅作义起义时,2位兵团司令坚决不肯追随,他们结局如何?
天津解放以后,北平只剩下一座孤城被解放军包围,傅作义知道北平守不住了.就算是硬拼,到最后也难逃一败,而且还会殃及北平无数的文物以及无辜的百姓. 此前,傅作义已经有跟解放军求和的打算,只是鉴于各方面的原 ...
-
胡宗南20万残军,因何未能逃往云南?二野第一榔头砸碎敌人的美梦
延安给胡宗南的评价那是"志大才疏",他也就是个当师长的材料,战略眼光极其低下,率残部直接逃入云南甚至滇西的计划,其实是他的黄埔同窗宋希濂提出来的. 这个计划对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威胁 ...
-
解放大西北之咸阳遭遇战,“皮旅”让马家军尝到了厉害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9年5月时,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已形成秋风扫落叶之势,对大陆残余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最后一击.然而,在辽阔的西北战场上,局势还不是很明朗.当时,在西北的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主要分为三块 ...
-
洛阳战役久攻不下,陈赓祭出“没良心炮”,全歼太子军活捉邱行湘
1948年蒋介石在河南的进攻陷入被动,接连被粟裕.刘邓.陈粟三支兵团所破,只能收缩部队转攻为守:他将80万人沿着陇海铁路一字摆开,试图凭借铁路运兵的机动优势,做到"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 ...
-
解放战争:西南战役中国军6个兵团临阵倒戈!剩下2个结局如何
在国民党前线部队节节败退后,孤注一掷的蒋介石准备屯兵在西南,伺机"反攻". 1949年,为了将蒋介石这种念头扼杀在摇篮里,更为了让广大人民脱离国民党反动统治,人民解放军发动了&qu ...
-
胡宗南在大陆的最后时光,痛心疾首,非常伤心
胡宗南的儿子在幼年时听其母亲讲述1949年到1950年胡宗南在大陆作战的历史,形容是"痛心疾首.非常伤心":当时的状况对胡宗南而言,非常辛苦. 胡宗南毕业黄埔军校一期,号称&quo ...
-
解放战争转折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准备阶段战役总览(六)
上一篇千里跃进大别山战役(五)总结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三个阶段,现就各阶段进行的战役进行汇总归纳: 1947年3月13日至1946年6月21日 战略实施准备阶段: 延安保卫战:1947年3月13日至19日 ...
-
解放兰州:一野伤亡近九千,为何打得惨烈?参战老兵说了个原因
1949年7月下旬,第一野战军三十万大军冒着盛夏的酷暑和暴雨,踏着坑洼不平的黄土道路从甘肃东部的平凉.隆德.莲花等地出发,向着河西走廊重镇兰州挺进.作为这支大军统帅的彭德怀司令员,此时心里不停地念叨着 ...
-
1949年一野决战西北,最终决定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有其政治诉求,一战并非只是因为一个大公的死去,而是因为帝国主义对世界重新瓜分的需求,既得利益者与后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战则是一战的基础上,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