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老师分享: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高端英语学习经历

郑老师寄语

我一直倡导要做一个终身学习实践者,所以即便在英国,硕士也毕业了,我还会每周请英国老师来家里给我讲课。萌萌妈妈也一样,即便身为博士、清华老师,仍然每天学习、思考。

我很开心高端英语学习群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爱学习爱思考的老师家长。(他们是家长,同时也是老师。)能和一群不断学习、思考的“老师家长”一起交流,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启发。我们期待更多 “老师家长”的分享。

萌萌妈妈前阵子代表清华大学参加了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所以我邀请她给我们高端英语学员作了一场分享。萌萌妈妈的分享,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点是:学生不需要拿着塑料袋去上课,不需要全盘带走老师所讲的全部知识点,而是结合自身知识掌握程度,在老师讲解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重新建构,知识能够形成网袋即可。上课学生需带走网袋,而不是塑料袋。

对此,你怎么看呢?

漫谈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和高端英语启蒙的相关性

首先感谢高端英语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跟各位妈妈们分享今年5月份代表清华大学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经历。

基本功大赛作为展现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比赛,目前是诸多学校年轻教师都必须要参加的比赛。针对大学,其比赛形式是要求讲一堂20分钟的公开展示课。

相比于往年,今年参加北京市的比赛面临新的挑战,那就是北京市教学比赛进行了新的改革:过去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只需要准备一堂20分钟公开课,从今年开始,需要准备5堂20分钟的课,在比赛前一天电脑随机抽签抽取其中一堂课进行公开展示。

这个从准备一堂课变成准备5堂课,对于基本功大赛来说是一个突破,表明组织比赛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要求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不仅仅要讲好一堂自己擅长的课,更是需要讲好一门课。

正所谓挑战是压力也是动力。今年我们准备北京市比赛的学校培训和准备都是按照2018年清华大学团队备战“全国比赛”的要求进行,因为指导教师是2018年指导国赛选手的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2018年北京市总共派出4名参赛选手,清华占了3名,而且3名均获得一等奖(其中2个一等奖第一名,一个一等奖第二名)。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强大指导“教练天团”。

在备赛的过程中,指导组的理念是准备比赛不是一群人在探寻获奖的比赛套路,之后按照套路去设计课程。清华大学参加教学比赛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改进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所以一定要比出“清华之格”,比出个人特色,让人一听这个课就感到耳目一新,有内容,有深度,有特色,具备高水准。只有这样去准备基本功比赛和备赛才能对年轻教师的教学实力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和突破。

为什么在这个以胜负为评价标准的基本功比赛中,清华大学指导团队依然会有这样一种理念呢?因为清华大学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教学,目前我们都认为“课比天大”

我们指导组组长梅老师强调为什么要重视教学?因为清华这些孩子,他们每个人进来都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面对这么多奇迹,你怎么能不竭尽全力?

2018年教师节,邱勇校长在将改写的一副对联送给广大教师:百年名校无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再一次强调教书育人的重要性。这点我们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一定要格外重视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

刚才那些名师阐述的点,不仅对于大学教师要铭记于心,我们作为孩子启蒙教师也需要去琢磨里面的意义,如何在自家实施,以教育孩子。

另外我在提及一组清华重视和努力备战的数据给大家了解一下,在备赛的80多天中,指导组组长在结束后整理的备赛总结写了139页。堪比一份博士论文。

我自己再回忆这80多天的备战,绝对不是随随便便,那是真的在汗水、泪水和失眠中度过。就像我的总结,但确实是人生的一个兑变。通过这个系统训练打开了课堂教学思维,让我在迷茫之中找到了如何教学的方向。

萌萌妈妈赛后总结

郑老师的高端英语启蒙也是一门课程,下面我就结合准备基本功大赛的理念与郑老师高端英语启蒙课程之间的相关性,说点我的看法和想法。

01

观点1:备内容,切记内容为王 

一门好的课程,一定是内容为王。清华比赛取胜的根本在于内容为王。那究竟什么是内容为王呢?我就借用清华大学2018年最新提出的也是现在一直在全校倡导“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 来进行详细阐述。内容为王本质上就是要求教师知识传授从学生盲区着手,能力培养要层层推进,价值塑造则是通过内在引领来实现。

那郑老师课程的内容为王如何体现出来呢?

参加高端英语课程的妈妈们都知道,郑老师设计的高端英语启蒙课程和我们了解的传统意义上启蒙内容很不一样。那为什么说这个课程的设计达到了内容为王呢?

我个人结合4年学习经验,感觉到高端英语启蒙课程的内容为王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1)每周教案词汇属于核心词汇,这些词汇不仅能够交流和沟通,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储备后期阅读原版书籍和高年级写作所用词汇。

很多词汇,尤其是第三年课程,说实话,我也不认识,就是跟着郑老师的课程学习才了解,但是了解学习之后发现最大的好处就是带孩子读原版书籍时,很多核心词汇不停的冒出来,不断的偶遇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这种感觉加深我对诸多曾经陌生词汇的好感和亲近感。

同时因为在教案里遇见了,在原版书在遇见时,如果孩子不认识这个词,跟孩子一提及教案句子,孩子也会感觉很熟悉,觉得自己见过,也懂,所以阅读绘本时能帮助孩子理解,提高孩子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我带孩子阅读绘本时,在绘本遇见教案单词,会提及一次教案句子,孩子对那句话和那个单词记忆都有一些进步。

(2)句子表达多样性;句子表达多样性,这是衡量一个人知识储备的重要评判标准。对于我们学习第二外语的人来说,写作时经常会感觉到词汇贫乏,句式单一,但是高端英语教案很好的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教案句子涉及到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这为后期写作打下了很好的知识储备基础。同时学会表达多样性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培养,孩子逐渐养成采用多样化表达去表达同样意思,会注意在平常的生活中去积累词汇。

这点对英文学习很重要,同样对中文学习也很重要。

(3)教案内容本身有助于培养良好习惯和品质。选择任何一份材料,家长一定会判断这个内容是否适合孩子学习或是否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在这方面上身为妈妈的郑老师做得特别棒。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坚忍不拔的品质等都渗透在教案里面。

通过上述3方面的阐述,我相信很多妈妈都会有同感,一些我们认为高大上的词汇是少用词汇,但事实在国外深层次交流和原版绘本中非常常见,这些都属于我们个人认知和知识上的盲区。

那有了知识传授上的盲区,如何在这个内容基础上实现能力层层推进,价值塑造的内在引领呢? 其实对于能力层层推进和价值内在引领难以完全割裂开来阐述,二者相互促进。

清华大学名师邓俊辉老师所言 How you teach is what you teach.

作为高端英语发起人郑老师,自身就是一个活榜样,在北京新东方从事培训十年,自身英语水平过硬;伦敦大学教育学硕士,懂科学培育孩子,并且非常注重生活中观察和实践,记录安可英语启蒙经验。目前又把孩子送到各项评分都是outstanding的私校,从而接触到第一手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希望能把先进的教学方法供各位妈妈爸爸学习。

另外,结合我自身经历,我加入学习高端英语的时候,高端英语课程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当时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还没有那么完善。最初没有卡片,没有点读,没有打卡,没有绘本分享,没有纠音,每周也只有一次教案分享,到现在,有配套的精美图文卡,每周还有2次教案分享,有老师纠音,有打卡小程序检测评分,还有每月讲座。今年,又增加了34次绘本赏析课。

这恰恰是层层推进培养能力的关键和重点。如果宝宝小,妈妈自己学习或者妈妈带着宝宝学习,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我们都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坚持,学会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和宝贝做更深层次的讨论。

随着积累的增多可以直接使用教案句子进行深层次话题探讨(日常英语深层次交流),逐渐了解一些易错单词发音(纠音)和辨别是否正确,学会如何带孩子阅读绘本并且和教案相结合(绘本分享),看图说话(阅读卡片),这些都是能力的培养。

所以How you teach is what you teach.言传身教,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都不是单纯依靠语言表述的,而是通过行为过程逐渐一点一点推进,最终培养起来。

02

观点2:备听众: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保证每个人都有收获 

所谓备听众,也就是要进行“学情分析:知道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相比于很多线上课程,我觉得高端英语启蒙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个课程中要求父母先学或父母和孩子一起学,然后在生活中用起来。

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学,学生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如果家长坚持下来,加上细心观察,家长会非常了解孩子的进展,知道孩子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孩子对哪些感兴趣,对哪些不感兴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家长则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结合高端英语课程分享,妈妈自己做到心里有一杆秤,内容应该如何讲述,孩子更容易吸收。

在这里有些妈妈会纠结孩子岁数小,教案有些内容很难,孩子不能完全吸收。孩子的确不可能完全吸收,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也不需要完全吸收。家长也一样啊!我们上学的时候,也没有全部吸收老师的东西啊!或者说每个部分,吸收的程度不一样。(比如bacteria你会读会写会用,但是indispensable你和孩子可能就吸收了音。)

这也就是我们备赛时的 “网袋和塑料袋”之间的关系。学生不需要拿着塑料袋去上课,不需要拿着塑料袋全盘带走老师所讲的全部知识点,而是结合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在老师讲解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重新建构,也就是能够连成线,上完课之后,知识能够形成网袋即可。上课学生需要的是带走网袋,而不是塑料袋。

我们的孩子受到年龄、认知和知识面储备有限等多种影响因素,不可能透彻理解家长所阐述教案中的所有内容,但是只要家长坚持实施和应用,孩子会根据自身能力形成网袋,所以针对孩子学习进度不断强调重复和静待花开。

我们自己也了解到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次历史的重温,是一个不断在旧知识基础上重新建构的过程。所谓温故而知新就是如此。清华大学超级名师王红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指出:“教育不是不重复,而是多角度重复,螺旋式上升”。所以家长不要因为感觉孩子听不懂,而无所作为,家长需要坚持细心观察孩子,摸清孩子的规律,学会用心去备这个独一无二的听众。

03

观点3:备自己 

备自己?自己还需要备吗?答案是肯定的。

想想同样一段话,当面对摄像机和没有摄像机时自己的反应。在摄像机前总是会更加紧张。这就是所为的“小我”。我们带孩子在公共场所说英语时,是不是会经常感觉到害羞,不好意思,感觉到很别扭,这就是“小我”在起作用。

那如何克服呢?备赛中,我们的指导理念是“备到极致,感激灵感”。尽力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不留遗憾。咱们妈妈们也是,尽自己的努力把教案背熟悉,然后生活中我们说出来的英语都是正确的,而且都是一些高大上的词汇,那么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公共场合下展现出自己和孩子与别人不一样的那一面。

何惧之有呢?所以妈妈们,加强背教案是真理,真正做到生活中能够脱口而出,在这个基础上,只要想说就能说出来。而且经过熟练和多遍的背诵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能够说出一些平常自己想不到的内容或者把很多教案串起来一起讲,也就是我们说的灵感来了。

04

观点4:互动性

互动作为讲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如何互动呢?

我们认为“挖坑”就是互动,所谓挖坑就是带着问题把学生引入,让学生感觉到“我感觉到我懂这些内容,但是听你一说,我发现我其实不懂,但此时我却很想跟着你一起去探索究竟是什么”。表面上看这种互动,没有学生回答问题,只是感觉到全场一片寂静,但是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学生的眼睛是盯得圆圆的,等着你继续讲课,这就是高层次的互动,也称之为互动性。

所以家长们我们要注意互动不是纯粹的靠你问我答这种简单的形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大脑的内在思考来实现。对于小孩子也是如此。

学会观察孩子很重要

很多妈妈反馈,孩子不回答我,不接我的茬,但是这时候妈妈们是否有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和眼神了吗?是否有看到一双充满求知欲的大眼睛呢?是否看到孩子有停止手中的事情在思考呢?是否感觉到孩子行为的变化呢?或者孩子会问一些其余问题呢?这些都属于互动性,都是孩子在思考。

所以不要纠结孩子是否回答你,要注意观察,要追求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性,而非单纯的你问我答这种互动形式。或者有时候孩子甚至在过了好几天之后了跟你说曾经那天晚上你给她讲过的教案分享,但是在当时家长却感觉到孩子根本没在听。

05

观点5:教具一定要有

教具体现一个教师的用心程度,教具也是能够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看到东西,所以很能吸引学生。所以上课一定要结合内容学会制作相应的教具。

我们在实施高端英语启蒙的过程中,也是一样,要学会制作教具。比如咱们目前已有的教具是卡片,有些家长就把卡片在家里挂起来,或者卡片加塑封之后贴在卫生间、贴在床头,或者玩游戏抽卡片念教案句子等,甚至一些用心的家长,通过画画或自己设定孩子喜欢的场景(比如车,恐龙等)和教案句子相结合,这样都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所以也是真心希望妈妈们都发挥自身特长,设计出相应的教具,吸引孩子,达到事半功倍。

06

观点6:学会渲染和展示优势

公开课时,因为只是短短20分钟,需要吸引评委的注意力,需要展现出自身的能力,所以比赛中,经常会出现最近我们出版了一部教材·····,或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等这类语言,以凸显出自身的特色和特长。

如何处理呢?“当仁不让,适可而止”,不要一味的渲染,但是也需要适当提及。大家认为小孩不懂,但是经过观察,发现其实一些程度词,比如超级,很,非常等词,非常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在给孩子介绍一些东西要学会抓住特色,学会渲染这个东西,这样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

07

观点7:比赛比出清华之格

我们自身认为的所谓清华之格就是真懂(讲原理)、真信(辨真伪)和真敢(讲前言)。

真懂就是我讲的东西,我是真的了解为什么,是什么,不是从百度上抄来的,或者道听途说,而是自己真的懂。

真信是因为我真懂了,我知道我讲的内容我能辨别出真伪来,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真敢是建立在真懂和真信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非常新颖的内容,或者与目前主流不相符的内容,但是经过真懂和真信这两个阶段之后,我真敢讲出来。

我相信了解郑老师的人都会发现郑老师很好的具备这3点。也正是具备这3个品质,才有了高端英语启蒙这门课程,配上有追求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妈妈,相信只要坚持跟着,一定会有收获。

08

谈到这里,我们这次分享就差不多了。

高端英语课程相比于儿歌,童谣等来说,稍微难一些,但是我们知道学习高端英语的目标很清晰,不局限在简单的交流,而是为了未来孩子能够随意的听懂外国人的深度聊天,能够跟外国人进行深层次的讨论,甚至可以出国读书。

要想达到这样的层次,路必然不是平坦的,课程内容非常棒,剩下的就是妈妈们的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作为妈妈爸爸兼职高端英语启蒙的老师,还需要在我刚才讲的备听众、备自己、备教具、了解孩子,实现亲子之间学习时的深层次互动等方面多下一些功夫,持续耕耘,静待花开,最终一定会水到渠成。

If you show you desire, the world will respo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