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三 | 沂蒙颂(MTV)

                   沂蒙颂

2018年7月,我们到达沂蒙山旅游。沂蒙山是大山区,虽然贫穷,却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地,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纪念沂蒙山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山东省作出了建立沂蒙山红色旅游胜地的决定。沂南地区当年是沂蒙革命根据地中心,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在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建立了红色革命胜地的浓缩版,也成为许多中国革命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的拍摄基地。

据介绍,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占地2000亩,累计投资7.8亿元,景区由常山古村、沂州古县城、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等三部分组成,是一处集红色旅游、影视拍摄、党性教育、观光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

走进常山古村,就像走进了一幅古旧而又很熟悉的农村风俗画里:古朴的村落、残破的老石屋、茅草屋、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还有一些残垣断壁的老屋、茅草等。走在这村落里,就让我穿越了时空,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解放以前中国旧农村的那种生活环境之中。

1960年,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的事迹,创作了小说《红嫂》,并拍成电影,后来又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等作品,教育影响了几代人,成为军民鱼水情的千古绝唱。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曲《沂蒙颂》:

蒙山高,沂水长,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 

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一样,承载着中国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终于使中国革命驶向了成功的彼岸。沂蒙山区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奉献,就像沂河水一样情深意长。

据资料记载:在整个抗战时期,沂蒙山有15.5万余名妇女掩护和救助了9.4万余名军人和抗战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

沂蒙红嫂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敢于自我牺牲的革命英雄群体。她们用忠诚博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无私奉献铸就了伟大的“红嫂精神”。

在这里,我又一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因为革命前辈浴血奋斗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要让红嫂精神万代相传。

(0)

相关推荐

  • 沂蒙山行

    沂蒙山行  --沂蒙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学习参观有感 作者:杨霞 没来时我已久闻你的大名, --大家都说是你的小车 推出了中国革命! 当我们走了大半天的车程, 辗转来到你的怀中, 平坦的高速路,舒适的空调 ...

  • 散文||沂蒙行思

    沂蒙行思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走进沂蒙山 ...

  • 沂蒙人的那山,那水,那养我们长大的娘,每每拿起煎饼想起她!

    傍晚时候的袅袅炊烟,是村庄独有的风景,我知道,那一定是娘在烙煎饼.匆匆一过几十年,我也是背着煎饼,走着山路上完的初中和高中.沂蒙人的那山,那水,那养我们长大的娘,每每拿起煎饼想起她! 每个沂蒙山人的真 ...

  • 【每日黄诗】2019年6月5日:《沂蒙红嫂》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好诗.  黄亚洲的举荐,不讲人情关系,入得法眼,惟优是举.若将一年 ...

  • 重返沂蒙山——红嫂故里

    重返沂蒙山--红嫂故里

  • 夏同宪:沂蒙四章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夏同 ...

  • 阅过的人||老鹿的路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67岁的老鹿,梦想有这么多,色彩斑斓.他图什么?老鹿说,就为了一心一意干点实事.好事,就为了圆心中的那些个梦. 老鹿  de 扶贫路 老鹿叫鹿成增,今年67岁. 认识 ...

  • 沂蒙精神万古传

    作为一名蒙阴县的女婿,数年前,我就对沂蒙地区有所了解.不仅知晓那里有著名的岱崮地貌,有绚烂的百里桃花,更知晓那里是革命圣地,是曾经遍布枪林弹雨的地方,是涌现出大量英雄模范的地方,是孕育伟大的沂蒙精神的 ...

  • 2021届高考作文主题式猜想11

    NO.11  红色基因 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新生命力"为主题的发言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

  • 探寻客观事实 还原历史真相 以正视听——沂南红色行纪实

    最近网络媒体几乎全部聚焦到了一个沂蒙山地区偏远的小村庄--董家庄村,据说是一件张灵甫的儿子在寻找他爹遗骨过程中被"勒索"匪夷所思的事情.与此同时网络也出现了一些很嘈杂的声音,甚至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