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首例!未经允许在聊天群公布个人信息,犯法吗?

(0)

相关推荐

  • 论人脸生物识别信息的严格保护

    来源:法治日报2021-05-12 09:53 X 作者:李丹宁 人脸生物识别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个人信息依据 ...

  • 小区物业使用人脸识别门禁,合法吗?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目前,部分城市的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当业主.租户和其他人员出入时,需刷身份证和识别人脸,两者信息匹配后方能进入.对此,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人脸和身份证双重信息涉及隐 ...

  •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路径与选择

    来源:检察日报2021-04-28 09:22   作者:马方飞(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当前,个人信息保护是社会公众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 ...

  • 个人信息保护迎来新时代,聚焦《个人信息保护法》发布

    2021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 ...

  • 陈根:从数字人格到数据资产,再谈信息保护

    文/陈根 2003年,中国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着手部署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研究工作. 201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 ...

  • 《个人信息保护法》合规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前奏 <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颁布一周,距正式生效还有两月有余,实务界对于本法的研读和合规任务拆解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驻足回望,自2012年12月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 ...

  • 从RCEP到缔约方国内法:个人信息保护与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规制探究

    在数字经济时代,无孔不入的商业电子信息给个人生活空间造成了极具存在感的恶性侵扰,由于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指向具有强个人可识别性的接收人电子地址,在未获得接收人同意的情形下,该信息的发送无疑构成对个人信息 ...

  •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信息保护的规则变化——以行踪轨迹信息为例

    高云合同写审改突破营 重庆站11.06-07全新开营 作者:苏国庆 个人行踪轨迹信息一般认为是能够反映个人所在位置.移动方向及之前行踪等资讯所组合而成之动态信息.生活中常见的个人行踪轨迹信息包括:手机 ...

  • 重磅!《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正式公布

    深圳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又一成果落地--<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21年6月29日通过,于今日公布. < ...

  • 胡凌 | 个人私密信息如何转化为公共信息

    探索与争鸣 有学术的思想8小时前 胡凌 |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和以往的法律规范相比,我国<民法典>1032条更为详细地界定了隐私的内涵,认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