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给中国选的这个名字,古人弃之不用,如今让人无比自豪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说法,在中国可谓人尽皆知,但是,西方的历史学者在描述中国历史的时候,有时候会说周完成了统一,而前些年网上的历史歌谣甚至还说“夏一统”的说法,其实,这两个统一,并非是一个概念。对于夏商周来说,所谓的一统,其实是有一个被视为天下共主的天子,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当然这种一统是生产力落后的体现,因为夏朝的统治力度,不过是京城周围,而到了西周,鼎盛时代,天子直辖的土地也不过方圆千里。
       而秦始皇的统一,则是皇帝通过朝廷,直接对全天下进行管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而秦始皇由于首次统治这么大的地盘,并且,秦始皇乃至之前的周天子,也都知道,除了这些地盘以外,天下还存在其余的土地:比如长城以北的塞外、陇西的戈壁,此外,还有百越以南的丛林社会。因此秦始皇需要将自己的土地和其他的土地予以区分。
       很多当代网友觉得后世的帝王没能继续对外扩张,而是很长时间死守秦始皇时代的版图,其实这种观念是不了解古代社会的情况才发出的。因为之所以后世的王朝,其版图的轮廓大多以秦的版图为基准,其主要原因是秦始皇时代,秦已经找不到理由继续扩张了:因为秦的四境,实在没有太好的土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给中国选了个十分霸气的名字,古人却很少使用。但这个名字其实一直延续至今,并且人人耳熟能详为之自豪。这个名字就是:中华。
       中和华在最初,其实是两个词,被秦始皇结合在了一起,于是有了中华这个词,如同皇和帝起初也是两个词一样,被秦始皇结合在了一起,于是有了皇帝这个词。所谓的中,指的是中原,或者是天下的中心。秦始皇之前的天子认为,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地,是世界的中心,因此,以中原来称呼黄河流域,表明这是天下的中心,并且,秦始皇在这个基础上还觉得,秦拥有了天下最好的土地,因此,秦始皇采用了中这个词。而华,指的是华夏。其实华夏在最开始,也是两个词。在三皇五帝时代,华夏这个概念便模糊产生了,华指的是美好的含义,而夏,则是指地大物博。于是,秦始皇选择了中和华这两个概念,将秦的土地,命名为中华之地。
       秦始皇死后不过三年时间,大秦帝国便土崩瓦解了,不过,秦虽然没了,但是汉几乎继承了秦的一切:包括秦的制度、秦的法律以及秦的领土。并且,将秦的土地称为中华的习惯,在汉朝之后也继续传播到后世,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固定称呼。尽管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频率十分高:存在较长的王朝不过三百年,短的则只有几十年甚至几年,但是,用中华来代指这片土地的惯例,始终没有变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