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斡旋受贿行为与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交织时如何认定
相关推荐
-
以案明纪释法 | 收钱没办成事的行为如何认定
[典型案例] 关某,某国有企业董事长:钱某,个体老板.2011年,钱某经朋友介绍,与关某结识.为了与关某搞好关系,钱某每年春节都去看望关某,送给其3万元,连续5年,共计15万元.2016年,钱某去看望 ...
-
准确界定以借为名受贿与诈骗
当前,在高压震慑下,违纪违法行为往往披上"隐身衣",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贪腐行为更加隐蔽复杂,给案件审查调查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使得对案件定性的难度增加,借用型受贿就是其中的典型 ...
-
斡旋受贿后再行贿应否并罚
[典型案例] 2020年3月,张某因涉嫌非法制造发票罪被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张某朋友许某请托派出所所长朱某,并贿送15万元请其帮忙协调不予批准逮捕张某.朱某联系检察院侦监科科长王某帮忙,王某当时应允 ...
-
此种行为宜认定为行贿
第一,基于受贿罪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收受他人财物"应指在非法获得.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支配之下实施的客观行为.2007年<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
-
【职务犯罪研究】国家工作人员转送财物给他人,是受贿共犯还是行贿?
近年来,国家工作人员接受请托后,向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转达请托事项并转送部分财物,与后续被请托的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受贿共犯还是行贿行为,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 案情回顾 一起来看 一批油船涉嫌走私柴油,被某市 ...
-
斡旋受贿行为与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交织时如何认定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强调在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要考虑犯罪的主.客观两个方面,并注意二者是否统一于犯罪行为之中,是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此原则有效防止了对行为人进行主观归罪 ...
-
田文昌辩护词精选(三)
三.辩护人向法庭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的关于斡旋贿赂罪构成条件的理解与适用.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规定,行为人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 ...
-
2021528【每日刷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题目 法律常识5-刑法 1.[单选]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下列情况,属于紧急避险的是( ...
-
辩护词精选(2):张某某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辩护词
邹佳铭/北京和昶律师事务所律师 [案情简介] 某县检察院指控张某某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指控事实如下: 一.受贿罪 2007年至2014年,被告人张某某利用担任A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A市 ...
-
不起诉研究系列:从40份不起诉案例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无罪辩点
作者:张毅,职务犯罪辩护律师,广强律师事务所律师 本文由张毅律师团队整理,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没有必要起诉的, ...
-
【证据系列】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证据指引
[刑事法库]创办宗旨传播刑事领域理论热点,分享办案实务经验技巧总结类案裁判规则要旨,权威解读最新法律法规详细解析热点疑难问题,定期发布两高指导案例[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 ...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移送标准、认定与刑罚适用
&#39;&#39;利用影响力受贿罪&#39;&#39;的构成要件、移送标准、认定与刑罚适用
-
仲若辛丨受贿案件中收受“空壳公司”干股行为的性质认定
▍作者 仲若辛 ▍来源 公众号辩护人Defenders 干股,是日常生活中对不缴纳出资而取得公司股份的一种俗称.刑法意义上的干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请托人无偿提供的享有股权并享受分 ...
-
每日好诗词|拂面春风款款来,归时陌上百花开
<恋情深·往事悠悠庭院静> 文/李家荣 往事悠悠庭院静,对黄昏景.落花千万昼沉沉,怨光阴. 旧时心事到如今,无处觅知音.酒化作.相思泪,恋情深. <千秋岁·柳梢烟白> 文/李家 ...
-
【每日】“亦盗亦骗”型网购侵财行为的认定
[每日]"亦盗亦骗"型网购侵财行为的认定 刑辩参考 昨天 欢迎添加微信xingbiancankao, 邀您加入"刑辩参考"群. 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传统的销售模 ...
-
【每日】审查调查对象及亲友转移涉案款物行为的认定
刑辩参考 今天 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在被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时,为隐匿犯罪证据,消除犯罪痕迹,往往夫唱妇随.全家上阵,亲自或指挥.唆使.利用其亲友转移财物,甚至通过"地下钱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