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的家庭,养不出知感恩的孩子,比没钱更可怕!

孟子曰:“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规矩是行为规范,规矩是处事准则,规矩是规章制度,规矩是底线分寸。

《论语·季氏》里有个故事,叫“过庭训”。

一日,孔子站在庭院中,儿子孔鲤低着头,快步走过去。

孔子拦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答:“没有”。

孔子说:“没学诗你怎么说话?”

第二日,孔鲤又碰上了站在庭院内的孔子。

孔子问:“学礼了么?”孔鲤答:“没有。”

孔子说:“不学礼你怎么做人。”

无论是人还是家,都离不开规矩。
人若没规矩,容易出错,家若没规矩,会有灾祸。
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必须有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的家庭,比没钱更可怕。

1

如今爸爸妈妈工作都很繁忙,更多地是爷爷奶奶来看孩子。
因为老人们都很爱孩子,对待自己的孙子孙女也都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总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就像是刚才文章开头的故事一样,隔代教养下,孩子越来越不尊重长辈,对爷爷奶奶颐指气使。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把这种情绪泛化,不仅仅是对家人不尊敬,甚至对待其他人也会缺乏必要的尊重。
一个家庭中,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晚辈对长辈的态度,暴露出孩子的教养如何,也体现了家庭的家风怎样。
家教好的孩子,在长辈面前规规矩矩,在父母面前毕恭毕敬,不会逾越辈分乱说话,不会任性妄为做事情。这样的家庭重视规矩,家庭成员品行一定好。

2

我们会发现,逛商场的时候,很多孩子就会因为爸爸妈妈不给自己买喜欢的玩具而“撒泼”。
爸爸妈妈一怕丢人,二是心疼孩子,也就满足了孩子的要求。
其实,除了玩具,孩子的很多要求都被爸爸妈妈无条件满足。
例如孩子上幼儿园总是哭,妈妈就把孩子带回家明天再上。
孩子一打针就哭,妈妈就直接选择让孩子吃药了。
这种妥协让孩子有恃无恐,让爸爸妈妈妈丧失了自己的威信。这也就是俗话说的“好欺负”。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怎么管教,就怎么成人。不给孩子立规矩,孩子就没规矩,不对孩子多管教,孩子就没素质。
不懂立规矩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对于孩子,要疼爱适度,规矩严明,若是从小不立规矩,长大了进入社会,就会无视法度,成为祸害。
让孩子从小就有规矩意识,不仅是为人父母的职责,更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3

曾经有一则新闻中一个孩子因为和老师吵架就用头顶撞身怀六甲的老师,这确实令我们感到惋惜,毕竟老师传道授业、教授知识,就算再不对,孩子也不应该这样做。
有很多媒体采访这个孩子,孩子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从小就总是打架,家里每天都鸡飞狗跳的,他们生气的时候还总是把脾气撒在我的身上。
可见,之所以孩子缺乏敬畏心,很有可能是爸爸妈妈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
这样的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慌之中,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未来他们也就会对长辈、老师或者爸爸妈妈少了一些应有的敬畏。
家庭治疗界的泰斗曾说:“对于孩子来说,最可怕的不是看到父母批评他们,而是看到父母不和,这对于孩子来说就等于自己脚底下的地板裂开来一样。”
一个家庭,夫妻是最亲最爱的人,也需要立规矩。
不吵过夜架,丈夫要先哄妻子,能用感情解决的问题,不要用道理。
不说伤害对方自尊的话,说出口了要道歉。
无论任何情况,不可以动手,遇事有分歧,双方都要尊重沟通。
家务事要恰当分配,不能依赖一方的付出,管孩子要统一战线,不能当孩子面唱反调。
只有夫妻同心协作,一个家庭才能走向富足,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夫妻恩爱,就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夫妻关系和谐,家庭自然兴旺。
中国是礼仪之邦,待人接物,都有讲究和法度,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就体现在生活的细节里,这是规矩,也是教养。

4

如果父母对孩子规定:你必须什么时候吃,必须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完。
其实这不是规矩,顶多是强制。
规矩应该是这样的:规定什么时候开饭,什么时候结束,对全家人都一样。
在这时间内,谁都可以不吃或者少吃,但要是过了这个时间,谁都不会有零食。
也就是说,规矩不是强加给某一对象的要求,而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原则。
如果只是单方面地定下规矩,那是在侵犯别人的自由。
父母在制定规矩时,如果没有把自己也算进去,甚至一边给孩子立规矩,一边自己破坏规矩,那只会让孩子心生反感。
所以,不要单向地给孩子立规矩,家里所有的规矩,都要针对两个人及以上。
否则,那不叫规矩,而是命令。
唐太宗有一句话,我们耳熟能详:“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们立下的规矩,又何尝不是一面镜子。
正所谓: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有了规矩,人才会有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家庭里立下的规矩,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父母也应该用规矩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面,更不能随心所欲。 
比如答应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不仅是关乎威信的事情,更是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守规矩的好榜样。
父母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家庭的环境,会最终反映在孩子未来漫长的人生之中。

■ END ■

部分内容配图 / 源于网络 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