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入朝作战的6个军18个师,他们的师长、军长分别是谁?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改编而成的军队,从最初最初的6个军到最多时的19个军,先后共有两百余万人参加到了这场战争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经历了运动战阶段和阵地战阶段,其中运动战阶段共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共五次大的战役。

阵地战阶段共进行了一九五一年夏秋防御作战、一九五二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与反轰炸反细菌战、一九五二年秋季有限目的进攻与上甘岭战役、一九五三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一九五三年夏季进攻战役等五次大规模的战役。

那么在参加首批入朝作战的6个军中,他们的主要指挥都是谁,又都参与了哪些战役,后来又被授予了什么军衔呢?

第38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改编而成。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下辖第112师、第113师、第114师。

军长军长梁兴初(后江拥辉),梁兴初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江拥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政治委员刘西元(后吴岱),刘西元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吴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112师师长江拥辉(后杨大易、李忠信),杨大易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忠信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第112师师长江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第114师师长翟仲禹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第39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改编而成。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下辖第115、第116、第117师。

军长吴信泉(后张竭诚),吴信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张竭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政治委员徐斌洲(后李雪三、吴信泉兼任),徐斌洲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李雪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115师师长王良太,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第116师师长汪洋,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第117师师长张竭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40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改编而成。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下辖第118、第119、第120师。

军长温玉成,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政治委员袁升平(后温玉成兼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118师师长邓岳,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第119师师长徐国夫,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第120师师长罗春生,1952年5月15日壮烈牺牲,按罗师长经历,在1955年应该是少将军衔。

第42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改编而成。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与反轰炸反细菌战、1952年秋季有限目的进攻与上甘岭战役。下辖第124、第125、第126师。

军长吴瑞林,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政治委员周彪,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124师师长苏克之,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第125师师长王道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第126师师长黄经耀,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第50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改编而成。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战役。下辖第148师、149师、150师。

军长曾泽生,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政委徐文烈,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148师师长白肇学(后赵鹤亭),后转业参加地方工作,未参加授衔;赵鹤亭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149师长陇耀(金振钟),后转业参加地方工作,未参加授衔;金振钟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第150师师长王家善,后转业参加地方工作,未参加授衔。

第66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改编而成。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四次战役。下辖第196、第197、第198师。

军长萧新槐,1955年被援予中将军衔。政治委员王紫峰,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196师师长杨有山,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第197师师长成少甫,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第198师师长宋玉林,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