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开启艾灸黄金时期,双重阳气祛寒邪,多灸这些穴位好处真不少

2021-05-06 09:39:51

立夏开始,是艾灸借助天地阳气应对寒病症状的好时机,立夏第二天的艾灸,应该要灸5个穴位。

寒病表现:

所谓寒病,泛指一切因体内阳虚所致的各种喜热怕冷、遇寒加重;或秋冬季加重春夏减轻的季节性病症。

如寒性哮喘、关节炎(老寒腿)、风湿、颈腰椎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腹泻、痛经,以及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疲乏力等得热则舒的病症,统称为寒病或冬病。

艾灸有助于人体更好地提高阳气,增强抗病能力。尤其夏季阳气生发,更利于艾灸直达病处发挥作用。 把握好立夏节气灸时间(5月2日-5月8日)开始施灸,对上述寒病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半而功倍。

具体施灸方法:

1、灸百会(头顶两耳尖向上连线的中点):点燃艾条,以旋灸法对准百会穴,顺时针逐圈向周围旋灸(9圈)至发际处,在逆时针逐渐划圈汇至百会,此为一次,共做8次。

2、灸膻中:以盘旋和雀啄相结合的复式灸法,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各灸24圈。然后,沿任脉经下灸至神阙穴。

3、灸神阙(肚脐孔):以脐孔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分9次逐圈向脐孔四周旋灸,上至胸骨下方剑突下,下至耻骨上方;再逆时针逐圈向腹中间回旋灸,回至神阙穴。重复4次。

4、灸督脉:被灸者取俯卧位(即平趴在调理床上),建议用点燃的三支艾条排灸,从颈部大椎穴开始,由上至下沿督脉及膀胱经,灸至尾骶骨(长强穴),艾灸时间以背部热感或两脚有虫蚁爬般的热感(或凉风感)为度。

5、灸涌泉:以重雀啄灸法,先左后右,分别灸两脚涌泉穴,灸至热感沿腿上行为度。

上述灸法从立夏节气灸开始施灸,可以灸至入伏结束, 一定能够很好的祛除身体寒邪。入伏后三伏灸(具体方法到时再介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