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北京知青讲述在陕北插队的亲身经历:为了上大学她没能信守承诺
相关推荐
-
知青岁月 乡村趣事 作者/吴翠兰
公众号第77期 乡村趣事 吴翠兰 1969年1月12日,我们24名开滦二中68届学生,豪情满怀地来到滦南县青坨营公社后姜六庄插队落户.受到了村干部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在老乡的炕桌上吃上了第一顿热乎乎. ...
-
巴蜀之地 | 张宏文:老井
[巴蜀之地] 文:张宏文 主播:湛蓝 图源:堆糖 人生旅途中,心底那眼"老井",始终滋润着我的生命之海. 上世纪70年代初,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在"我们也 ...
-
知青生活往事:在陕北插队时他向当地女子求婚,老支书断然拒绝
北京市海淀区土生土长的丁连胜老师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曾经在陕北地区插队落户三年多,后来被推荐上了大学,才离开了他插队落户的第二故乡.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每当说起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经历,丁连胜老师 ...
-
听老知青讲述在陕北插队的往事,他说陕北当时有多苦你都想不到
马成骏是1969年1月份到陕北插队落户的,他曾经在陕北的后刘家沟大队插队落户生活了三年多,后来当兵入伍才离开了他插队落户生活了三年的第二故乡.说起当年在陕北插队时的生活往事,马成骏至今还记忆犹新,那难 ...
-
博兴骑行队日记:竖起大旗
诸位要问:"何为6十1呢?"看官莫急,听我慢慢道来. 时下小小的博兴县城也跟全国.全球一样,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没听说吗:"家财万贯抵四城,身体跨台等于零" ...
-
知青岁月:当年返城陕北女子送他两双鞋垫,五十年后再相见好心酸
一同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十一名北京知青中,数李吉刚的年龄最大,他上小学时,因为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三年级升四年级他的考试成绩倒数第二,学校让他留级一年.小升初时李吉刚又考了全学年倒数第三,学校又让他留级一年 ...
-
黑白记忆里的青春岁月(一)
作者:水晶兔 我深情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两鬓虽已渐白,却仍把自己唤作"知青". 蓦然回首,那并不遥远的青春,已然变成历史的斑驳 . 曾记否!我们肩负着中国历史的使命,响应祖国的召唤, ...
-
听上海知青讲述在东北插队时的生活趣事,他说他做饭的方法很独特
1970年4月份,六九届初中毕业生陈本才和他的十几名同学在彭浦火车站坐上了北上的火车,他们作为上海知青,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东北边陲最艰苦的地方去插队落户,锤炼红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在上山下 ...
-
知青往事:北京知青娶了陕北婆姨,受人嘲笑,他说:这辈子不后悔
王思聪是一个地地道道北京人,从小就家庭环境优越,1967年因为父亲被冤枉,丢掉了北京大学的工作,被下放到农村,1968年高中毕业的王思聪成了下乡再教育,北京知青中的一员,这一年他18岁. 王思聪插队的 ...
-
知青往事:陕北插队10年,带着陕北媳妇回京,父母却拒之门外
1978年夏天,陈晓东怀着激动的心情,这一天他早早就收拾好了行李,早上起来和老丈人告了别,临走时老丈人对他说,一定要照顾好琳琳 ,老丈人口中所说的琳琳,就是他都女儿张琳琳. 陈晓东和张琳琳结婚已经有三 ...
-
知青往事:陕北插队10年,为了爱人留了下来,他说:自己不后悔
在陕北一座新盖的一座四合院,71岁的孙明成大爷正在收拾刚晾晒好的玉米,老伴张小芳给撑着袋子,院子里养着一条黑色的大狼狗,听见有人进来了,大声叫嚷了起来,原来是儿子孙亮带着儿媳妇和孙子从北京回来了. 孙 ...
-
知青往事:陕北插队干了一件糊涂事,他说自己辜负了她,难以释怀
人这一辈子总有几件后悔的事情,这个世界上什么药都有,唯独没有"后悔药",有些事情时间长了,也就释怀了,可是有些事情即便过去了几十年,可是一直也无法忘怀. 宋东来爷爷今年73岁了,老 ...
-
缅甸腊戌华人讲述两次接种疫苗的亲身经历
广大缅甸中文网的读者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缅甸华人王伟健.近期,我想大家应该没少关注缅甸疫情,以及疫苗的新闻.今天,我作为已经接种过两剂印度阿斯利康疫苗(Covishield)的人,跟大家讲讲我 ...
-
从今年起,一半的初中生上不了高中!美术生考央美附中拿北京户口,是新出路,90%高中生容易上大学,中考...
上大学变得容易,上高中却在变难? 这是现在很多家长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2020年,各地官方都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职高和普高5:5的比例,是全国的大方向.这也一 ...
-
在法国读完硕士回国就能拥有北京户口?快来看学姐亲身经历的北京落户指南!
Tips:由于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所以如果想第一时间看见我们的推送,需要每次看完点一下[在看]或者把我们设置为[星标],我们的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列表里. 之前 ,我们的 Ali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