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一首一个名句

《玉楼春》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归朝欢令”、“呈纤手”、“春晓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始兴于唐代,在宋代最为流行。

这个词牌有着许多经典的佳作,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其中8首,首首经典,快来看看你最喜欢哪一首~

01

《玉楼春》

宋·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着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开头直接叙写眼前情事,接着转入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樽前话别的情事,最后写出了遣玩的豪兴。

全词在转变与对比之中,见出作者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两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02

《玉楼春·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此词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下阕直抒惜春寻乐的情怀。

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而不轻佻,言情直率而不扭捏,着墨不多而描景生动,把对时光的留恋、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写得韵味十足,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

03

《玉楼春》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此词描写送别时依依难舍的心情和离别后无穷无尽的离愁,抒写了人生离别相思之苦, 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

全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展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04

《玉楼春》

南唐·李煜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此词描写春宫夜宴歌舞享乐的盛况,是李煜在南唐全盛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词中形象丰美,情趣盎然,显得俊爽超逸,高雅不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05

《玉楼春》

宋·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这是一首被誉为“得此花之神”的咏梅佳作。

此词上片咏梅,下片写赏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

全词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思致巧成,使红梅的形神美和女词人的情意美融为一体,堪称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

06

《玉楼春》

宋·晏几道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这是一首惜花伤时的词作。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此二句明朗显豁,摇曳顿挫,有一唱三叹之妙。

“直须深”的连连呼唤中,蕴藏着无计留春、悲情难抑的痛苦,但这种感情却故以问语相诘,就显得十分婉转。

07

《玉楼春》

宋·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这首词是描写仙凡恋爱的。开头点出桃溪,引用刘、阮遇仙之典故自怜缘浅。

轻写一笔,委婉动人,“秋藕”句重顿一笔。而“桃溪”、“秋藕”一暗一明,分点春秋,暗寓昔今不同。

“当时”、“今日”,对比强烈情深意切。而“赤栏桥”、“黄叶路”又是一暗一明,分点春秋。“人如”、“情似”的结尾句,工整合情。

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08

《玉楼春》

宋·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时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此词以极其凄婉的笔触,抒写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伤。

全词上片伤春,下片写人,词中“芳草”、“泪眼”、“鸾镜”、“朱颜”等意象无不充满绝望后的浓重感伤色彩,反映出宋初纤丽词风的艺术特色。

这8首《玉楼春》

有及时行乐的享受

有相思之苦的感慨

有惜花伤时的叹息

有理性思考的反省

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