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爱恨蛤蟆坪(十三)·连载46 || 作者 南岳


爱恨蛤蟆坪

作者  ‖  南岳

想到这里,朱秀花对二牛说:“家里还有几块钱,还是玉凤的礼钱,我认不得钱,要不我拿来,你自己把你的数着拿去。县上没人去,你说该咋做?你给我想个法子!”

“不,不,你不要拿!”二牛连忙说,“我叫队长去,看人家有什么办法。”二牛说着赶紧出了门,去找郭效良。

二牛找到郭效良,告诉了栓锁家的事,郭效良道:“咦!日他妈的这一家子人,都光是个心瞎,玉锁这个败家子,不知哪里去了,这瞎㞞,光亏了他大了!今日已经天黑了,明天再看吧,如果手术做了,人死不了,没饭吃,就叫饿死去,坏㞞的栓锁,都不是好东西,平时像羊群里的驴,斜踢顺咬的,只是个害人,从不知团结人,有事了谁帮?”

二牛回到家,赶紧做饭。吃饭的时候,二牛把今天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韩老三。

韩老三听了说:“为人心存善念,做好事,没错,可须要谨慎小心。老人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借时容易讨回难,这世上最难认识的就是人心,以后要记住。你借给张有福的钱,借的没有错,可得尽快要回来。我们也很困难,明霞和明辉念书要花钱,你成家要花钱。每年的公购粮,油料任务,三提五统,哪里不要钱!现在虽说是单干了,粗茶淡饭的,肚子能填饱了,可是钱,永远不得宽裕。余粮能买几个钱,更何况大部分杂粮就变不成钱!”韩老三说到这里停下了,开始大口大口吃饭。

吃完一碗,端起另一碗,往自己碗里搛饭,又说:“这几年,只有麦子,豆类还有人收,其他杂粮没人收。单干时没有分下什么东西,只有把农业社生产队时借的贷款旧债按人口分给了每家每户,咱们四口人,就分了五六百元,还每年有利息。我用了三四年时间才还清本息。如今最高的碗豆是一斤一角八分钱,麦子一斤两角钱,喂一个猪,辛辛苦苦一年时间,每天早起晚歇,连一顿都不少的要喂,才能卖百十来块钱。务庄稼,一年下来收入不了几块钱,如果万一明年明霞考上学校,咱们钱能逼死!”韩老三端起碗又开始吃饭。明辉刚写完作业,坐到炕桌前,开始吃饭。

韩老三吃罢,把碗放到炕桌上,又说:“咱们这里的庄农人,祖祖辈辈,苦死苦活的,就只能顾个嘴,十年九旱的,经常连肚子都吃不饱。在民国时,没了可怜,有了也可怜,有时连命都就搭上了。你看咱们这里,每一个山头上都立着个堡子,都是清朝后期到民国这时打的,大部分都是防土匪的。咱们这里山高皇帝远,祖祖辈辈,土匪是最大的祸害,再与地方上的官府、恶霸勾结,老百姓没活路。那时候,土匪遍地,有的人,白天人模人样的,到晚上,把脸用锅墨抺黑,拿上没药的土枪,木头做的假大刀,棍,约一群出来,吓唬人,抢人。这些人大户人家不敢去,专拣力单势孤的穷人、孽障人抢。自共产党解放了以后,其它不说,社会总算安定了,土匪没了。”

明辉问:“过去还种这些土地,人还比现在少,为啥那么穷?”

“主要是没工业,没东西,交通落后,货物流通不了。那时候,吃的自己种,还有,穿的和其他商品根本就没。你们不知道那时有多穷,一个庄稼人有多辛苦。在过去,一般的人家,不论男女,十三岁以前没穿过衣裳,女娃娃到出嫁时,才给纳一件老粗布的衣裳,遮一下羞丑。穷人家的男人大多数一辈子都很少穿布鞋,天暧了,光着脚,到冬天了都是草鞋,里面装些莜麦衣,穿上过冬。铺盖更不用说,养羊的人家,能盖上羊毛毡已经很了不起了,过去咱们这里没有被子,大人白天穿的一件衣服,到晚上一脱一盖,就这么过活。”

韩老三说到这里停下,端起碗开始舔碗,舔完后,用手揩了揩嘴,又接着说:“咱们家人说是地主老财,我十三岁时开始耕地,耕半天地,念半天书。家里顾用了伙计的家庭,家里的妇女,就根本没闲时间,起鸡叫,睡半夜,晚上就睡两三个钟头。推磨,做饭,喂猪,缭补烂衣裳。那么多人的饭和干粮,要及时做好。那时候主要是粮食从石磨子上费时着推不下来。也没有闲牲口推磨,主要靠人推。牲口要耕地,种田,从地里往场里驮庄稼,碾场,驮粪,到冬天开始榨油了推油,驮柴等,一年四季不得闲。”

二牛还在吃饭,韩老三看了一眼二牛说“你们今日没买上东西,明天一赶早叫上个证人,把钱拿回来,到六合镇买去,明日六合镇逢集。抓紧办理,等到巧巧把他爸的百日纸烧了,看个日子,把事情办了。”二牛点头答应。

第二天一早,二牛就去找郭效良。进门时,郭效良父子刚把火弄着,满院子浓烟滚滚,父子二人刚把茶罐子架上,开始下茶叶,熬罐罐茶,每人手里掂着一个水烟瓶,咣当当地正在抽水烟,吞云吐雾,周围烟雾缭绕。看见二牛来,都谦让了一会。二牛坐下,说明了情况与想法。

郭效良一边听二牛说话,一边用食指和大拇指捻着水烟烟丝,捻好后按压到水烟瓶的烟锅里,然后把刮好的木签子在火盆上点着,放到烟锅的烟丝上,接着在吸嘴处开始用力狠狠的猛吸,这时,水烟瓶里开始“咣当当当当一一”地响,一口气吸了快一分钟,然后把吸到口里的烟用力下咽,紧接着端起茶盅,“吱一一”地一声,喝了一口浓茶,然后才唤气,“啊一一”地一声,于是鼻子里,口里烟雾开始往外冒,顿时,头和脸周围被烟雾笼罩住,看不见脸了。

郭效良这样拉了几锅水烟后,才说:“兄弟,不要急,我茶喝罢了咱们看走,日他妈的这一家子坏㞞,他们不急,我们急啥呢!”

“我把钱拿上了,今日要到六合镇赶集去。”

“噢!你去六合镇,顺便给玉凤捎个话,叫玉凤来,把钱拿上,到县医院看他大去。”

“那玉凤出嫁到什么地方了?”

“这地方你晓得,在野狐岔哩,野狐岔里的史保长的孙子媳妇子,走六合镇路过,就在咱们走的路畔上,那个大堡子里面哩。”

“那行,我给带个话。”

郭效良喝罢茶,过罢瘾,二人来到张有福家。这两天朱秀花连饭都没吃,饿得受不住了,今天老早起来,二人去时,正在厨房里烧火,焪干洋芋菜。

朱秀花把那个包从粮食袋里掏出来,拿给郭效良。郭效良数着把二牛的钱还了,又数了些,交给朱秀花,说:“这些钱,玉凤来了,你给玉凤,叫她明日拿上这些钱,去县医院伺候她大去,看着出院了来。我估计有这些钱就够了,还剩一点,你拿去放好,老汉来了,你交账去。拿出来的这些钱,都有数目,二牛和我是证人。老汉来了让他算算账。二牛今日要去六合镇赶集去,我给说了,叫二牛给玉凤带个话,你有给栓锁父子带的东西,如像吃的用的,赶紧拾掇,可能玉凤赶天黑就来了,明天赶紧看去,再拖着,父子两个就饿死了。要是还缺钱,不交的话,人家医院不用药。”朱秀花唯唯喏喏地点头答应着。

作者南岳近照
作者南岳,本名南衡山,甘肃会宁人。一九九二年首次在报刊发表作品,后长期搁笔,近两年又间断写作。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爱恨蛤蟆坪(一)·连载1》《爱恨蛤蟆坪(一)·连载2》《爱恨蛤蟆坪(一)·连载3 》《爱恨蛤蟆坪(一)·连载4 》《爱恨蛤蟆坪(二)·连载5》《爱恨蛤蟆坪(二)·连载6》《爱恨蛤蟆坪(三)·连载7》《爱恨蛤蟆坪(三)·连载8》《爱恨蛤蟆坪(三)·连载9》《爱恨蛤蟆坪(三)·连载10》《爱恨蛤蟆坪(三)·连载11》《爱恨蛤蟆坪(三)·连载12》《爱恨蛤蟆坪(四)·连载13》《爱恨蛤蟆坪(四)·连载14》《爱恨蛤蟆坪(五)·连载15》《爱恨蛤蟆坪(五)·连载16》《爱恨蛤蟆坪(五)·连载17》《爱恨蛤蟆坪(五)·连载18》《爱恨蛤蟆坪(五)·连载19》《爱恨蛤蟆坪(六)·连载20《爱恨蛤蟆坪(六)·连载21》《爱恨蛤蟆坪(六)·连载22》《爱恨蛤蟆坪(七)·连载23》《爱恨蛤蟆坪(七)·连载24》《爱恨蛤蟆坪(七)·连载25》《爱恨蛤蟆坪(八)·连载26》《爱恨蛤蟆坪(八)·连载27》《爱恨蛤蟆坪(八)·连载28》《爱恨蛤蟆坪(八)·连载29》《爱恨蛤蟆坪(九)·连载30》《爱恨蛤蟆坪(九)·连载31》《爱恨蛤蟆坪(九)·连载32》《爱恨蛤蟆坪(十)·连载33》《爱恨蛤蟆坪(十)·连载34》《爱恨蛤蟆坪(十)·连载35》《爱恨蛤蟆坪(十一)·连载36》《爱恨蛤蟆坪(十一)·连载37》《爱恨蛤蟆坪(十一)·连载38》《爱恨蛤蟆坪(十二 )·连载39》《爱恨蛤蟆坪(十二 )·连载40》《爱恨蛤蟆坪(十二 )·连载41》《爱恨蛤蟆坪(十二 )·连载42》《爱恨蛤蟆坪(十二 )·连载43》《爱恨蛤蟆坪(十三 )·连载44》《爱恨蛤蟆坪(十三 )·连载45》
注:非作者授权转载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