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自卑,是骨子里的
相关推荐
-
古代考生盘缠丰厚,为何很少有土匪打劫?土匪:你看他腰牌写的啥
中国的历史大约可以公元960年建立的宋朝为界限分为2段.宋朝之前的历史是武将和文官的天下--其实则武将的地位更高一些,文官多处在从属地位,优秀的文官甚至也会努力的学习武艺,比如陈庆之.而宋朝建立之后, ...
-
随笔||也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也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刘新焕||陕西 清代诗人黄景仁,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他曾写一首诗<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 ...
-
初唐四杰之杨炯,五律诗堪称一绝,那首《从军行》让其名满天下
唐朝诗坛,有"初唐四杰"之说,四位诗人对唐诗影响巨大,他们分别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其中杨炯排名第二,其是一位神童,才华横溢,性格狂傲,对"初唐四杰"曾 ...
-
《从军行》唐·杨炯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辞别皇宫,将军手执 ...
-
杨炯一首《从军行》,爱国豪情照古今,连李白也要略输一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 ◆ 内容来源 | 杨炯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杨炯,字令明,大唐华阴县人,初唐四杰之一.毫不意外,这也是个神童. 初唐时,诗 ...
-
杨炯:他是初唐四杰的唯一善终者,也喊出了诗人从军的最强音
武则天如意元年冬(692年),未来的开元名相张说在大雪纷飞的洛阳城送别去盈川(今四川筠莲县)赴任的好友杨炯.彼时的张说才25岁,是唐帝国当之无愧的青年翘楚,他灿烂辉煌的政治生涯才刚刚开始.而那时的杨炯 ...
-
唐朝诗人的小八卦4┃愧前耻后的杨炯
文|张看 杨炯打小就聪明,文采出众,就是命不好. 9岁参加童子举,及第,被举为神童.童子举,就是科举考试中专门为10岁以下的小孩所设的考试科目. 10岁就进了弘文馆,负责校理典籍.刊正错谬之类的工作. ...
-
王勃《滕王阁序》很牛,为何做初唐四杰之首杨炯不服?性格惹的祸
千年文坛,有很多很牛气的称号.其中有合称,比如"扬州八怪"."竹林七贤"等:也有单人的,比如诗仙.诗圣.诗佛.一般来说,这些称谓都是别人给取的,当事人若是在世便 ...
-
蒙曼品最美诗词|杨炯《从军行》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词句注释] ①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 ...
-
杨炯他从未去过边塞,写下一首诗,却成为唐代边塞诗的开山力作
边塞诗,即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起步于汉魏六朝,发展于隋,到唐达到鼎盛,以"边塞四诗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的边塞诗为代表.但这并不是 ...
-
行书 幽兰赋 (杨炯)
幽兰赋 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抱青茎之奇色,挺龙虎之嘉名.不起林而独秀,必固本而丛生.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茎受露而将低,香从风而自远.当此之时,丛兰正滋美,庭帏之孝子,循南陔 而采之.楚襄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