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乎史话」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指挥机构和战斗序列
相关推荐
-
今日头条志愿军66军援朝期间师级以上领导序列:
66军军长: 肖新槐(49,2-54,7) 66军政委: 王紫峰(49,2-51,7) 66军副军长: 陈仿仁(50,7-51,4) 成少甫(51,7-52,8) 66军副政委: 张连奎(49,2-5 ...
-
东北民主联军及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
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组建于 1946年8月,1948年3月改称为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 1948年11月全军统一编制后,第1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第1纵队番号随之撤销. 第1纵队成立后的组织 ...
-
红军历史上三支红八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情况
在中国红军历史上,有过三支红八军.一支是1930年龙州起义改编的红八军,一支是红三军团的红八军,一支是湘赣地区的红八军. 一.1930年龙州起义改编的红八军 1930年2月,在邓小平等策动下,俞作豫. ...
-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指挥机构和战斗序列
时间节点:1934年10月17日至12月12日,即于都出发至通道飞行会议前. 出发时总兵力:总兵力为86859人,其中红一军团19880人,红三军团17805人,红五军团12168人,红八军团1092 ...
-
「大乎史话」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及各地革命根据地情况
1931年9月11日红军方石岭战斗胜利后,蒋介石纠集30万军队,历时两个月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第三次"围剿"战宣告失败. 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仅壮 ...
-
「大乎史话」著名学者李敖、王蒙、王朔等对莫言及作品的评价
中华崛起,显然需要文化的支撑.然而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重构中西文化关系,关键问题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建立中国自己的评判标准. 要求一个作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负全部责任不现实,但也不应该把获境外文学奖作为 ...
-
「大乎史话」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北上的红七军团和西征的红六军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中革军委.红军总部曾安排两支红军部队离开所在根据地进入敌占区活动,军史上称为"北上"和"西征",一支部队是以北上抗日先遣队 ...
-
「大乎史话」《探清水河》属“窑调”,词虽改了,但仍是靡靡之音
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 声乐:是指用人肉嗓子演唱的音乐形式,有多重多种分法,由于唱法的原因,声乐一般分为歌剧.民歌和流行歌曲. 民歌:泛指时亦可称为民谣,是指有自己民族风格或地域特色的歌曲.每个民族或 ...
-
「大乎史话」五代十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诸国林立,兵祸连结的混乱时期,一个是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另一个是纲常悖乱.暴君盛行的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个被小说文"化"了的三国时期,最后一个就是定性为"最 ...
-
「大乎史话」宁都会议情况介绍
1932年10月3日至8日,苏区中央局就关于第四次反"围剿"战,应该贯彻王明为代表的积极进攻路线,还是采用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在宁都县城的一所县立中学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
-
中央红军长征通过地区地名纪实「部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时,中共中央决定在瑞金成立了中共中央分局,由项英.瞿秋白.陈毅.陈潭秋.贺昌等组成,项英任书记.同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陈毅为主任.不久又宣 ...
-
「原创」中央红军利用缴获的云南军用地图渡过金沙江
红一方面军长征过云南路线图(1935年2月4日至5月9日) 作者 陈国勇 中共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