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一:经典是永远开放的“活的文本”
相关推荐
-
宁宗一:反思“金学”——在第十四届(开封)《金瓶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朋友: 上午好! 谢谢大会给了我发言的机会.首先我要说明一点,我之前一直没能和进德先生和大会秘书组联系上,主要是邮箱号有误. 后来我和进德先生联系上了,他又让我报发言题目.仓促间,我竟不知天 ...
-
吴敢:1984年的我
人的一生都会有几个重要关节点,1984年是我的人生关节点之一,那一年正是我的不惑之年. 吴敢读研期间于徐州师范学院 1982年7月,我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史专业元明清小说 ...
-
徐大军:徐门“问道”纪略
我第一次去见徐朔方先生,他就对我说:"我不赞成青年人报考我的学生,这个专业没有好的出路,我也无法给他们找到好的出路."可我已经选了这条道,而且觉得自己还是可以走下去的,也就直爽地表 ...
-
吴敢:我与刘辉先生(《我与师友》之七)
刘辉先生写给我的信函,自1984年7月31日第一封信(参见下图)至2004年1月16日最后一封信,总共120封(1984年5封.1985年25封.1986年16封.1987年17封.1988年6封.1 ...
-
黄子平谈枕边书
黄子平,中山大学(珠海)讲座教授. 中华读书报:谈谈您最近的枕边书? 黄子平:这两年我的居停之处没有床头柜.不断拿起来翻翻的是一本很厚的书:卡内蒂的<人的疆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 ...
-
(新书推介)曾庆雨:《曾庆雨〈金瓶梅〉研究精选集》
目 录 金学丛书第二辑前言 <金瓶梅>:一个关于善的寓言 论西门庆文本内界形态的他视角差异性 论<金瓶梅>叙事建构及其叙说特征 论<金瓶梅>创作主体意识的价值及其影 ...
-
宁宗一:《说不尽的金瓶梅》编后絮语
我从事研究<金瓶梅>起步很晚.其实"金学"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老树新花,各逞风采,我厕身其间,难免战战兢兢,跌跌撞撞,甚至有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后来,走了几步,有欢乐和 ...
-
付善明:以当代意识观照戏曲艺术——记宁宗一教授戏曲研究的学术个性
付善明:以当代意识观照戏曲艺术——记宁宗一教授戏曲研究的学术个性
-
张树铮谈枕边书
中华读书报 张树铮,山东大学教授 中华读书报:您对方言颇有研究,相关著述颇丰.为什么会对方言感兴趣? 张树铮:每个方言区的人,都会对方言感兴趣吧?因为一接触普通话或外地方言,就会感觉到方言的不同.那么 ...
-
曾庆雨、郭慧杰:2017年(大理)第十三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年11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云南民族大学.大理大学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大理大学文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三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暨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