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18

(0)

相关推荐

  • 94岁国医大师,喝它十几年,肝好肾好气色好,视力年轻20岁

    展开剩余93% 推荐阅读 字如其人!孙俪晒书法照 网友:娘娘的字越发好看了 阅客资讯 潘建伟携"九章"问世,他让中国比美国快100亿倍! 军机处 暴跌1300亿,机械茅也扛不住了 ...

  • 国医大师周仲瑛平喘固本汤经验方

    平喘固本汤 组成:党参10克,五味子6克,冬虫夏草粉1克,胡桃肉10克,沉香(后下)3克,灵磁石15克,坎脐10克,苏子10克,款冬花10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 功效:补肺益肾,降气化痰. 适应 ...

  • 高血压 (国医大师 邓铁涛教授方) 【...

    高血压 (国医大师 邓铁涛教授方) [处方]莲须12克.女贞子12克.桑椹子12克.淮山药15克.钩藤10克.地龙10克.旱莲草10克.生牡蛎25克(先煎)龟板(或鳖甲)25克(先煎)牛膝15克. [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18

    一. 邓铁涛教授治风心病时,对利水和消瘀,强调中病即止,切勿过急过猛,或饮以重剂.利水过快易伤阴,祛瘀过剧多耗血破血,徒加重病人临床症状. 二. 齿松动龈肿,病在肾胃,所病为实,每责之于胃.久病肾阴不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8

    一. 用药煎药,都要注意因人因证因药而恰当运用,不一定药多力大,而是要恰到好处,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二. 虚损之症自汗不休,补中益气汤加熟附子.麻黄根.浮小麦. 三. 用柴葛解肌汤时要问是否有汗,有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2.18

    一. 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多者,为脾气虚,用六君汤加炮姜:午后嗽多,为阳虚火动,痰必黑粘,治用麦味地黄汤加减:清晨咳嗽,肺火妄动,用二冬(天冬.麦冬).(杨春梅老师的经验) 二. 杨春梅老师善用&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9

    林佩琴<类证治裁>:"夫膀胱仅主藏尿,主出尿者,三焦之气化耳." 先贤谓:"攻伐之剂,中病而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学不好中药就学不好中医,重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7

    一. "阳明寒(胃)不能食,阳明(胃)热善消谷." 二. "离经之血就是瘀","瘀不去则血不归经","祛瘀生新",&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