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什么是热带辐合带

热带辐合带(ITCZ)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出现在热带对流层低层,在流场上表现为一条连贯的南北两个半球的信风汇合区;在地面气压场上表现为一个低压槽,故又称“赤道槽”。赤道辅合带内, 当辐合气流很强时,很容易形成热带气旋,据统计,西北太平洋上约85% 的热带气旋是由热带辐合带上的扰动发展起来的

它几乎环绕整个地球赤道,因此它是一个行星尺度的天气系统。辐合带中南北半球的信风气流的汇合有两种形式:

一种信风辐合带,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和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直接形成的气流汇合区,这种情况在辐合带中吹东风;特点是距离赤道较近且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它主要位于北大西洋、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地区。

另一种是季风辐合带,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跨越赤道到达北半球后,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改变了方向,而转为西南风(这支西风称赤道西风),它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形成了另一种气流汇合区。其特点是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气流辐合强, 常有热带天气系统生成,如热带云团、热带气旋等。

季风辐合带主要出现在南亚到西太平洋一带,它的构成和季风紧密相连。在北半球,季风槽型辐合带的北侧是东风或东北风,南侧是西风或西南风;在南半球,其向赤道侧是西风或西北风,向极地侧是东风或东南风。在这样的汇合区中风速很小,几乎是静风,故又称静风辐合带或静风赤道槽。静风赤道槽有时也称季风槽,原因是这种辐合带多出现在北半球的西太平洋到阿拉伯海一带的亚洲季风区。由于气流的辐合,辐合带内存在上升运动,有对流活动。

热带辐合带位置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季风辐合带的变化,信风辐合带位置的变化并不明显。季风辐合带冬季在南半球,夏季在北半球,自非洲延续到西太平洋约东经150°处。特别是10月份,南北半球各出现一个季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的季节变化同海陆分布和地形特征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其平均位置1月在5°S附近,7月在12—15°N左右。在大洋上移动幅度较小,靠近大陆部分移动幅度较大,如在中国东南沿海到中南半岛的经度上,移动在25°N到10°S之间,幅度达35个纬度。

1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非洲几内亚湾地区辐合带位置较非洲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阳坡受热增温,气流上升所致。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包括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上图中所示的月份为

A. 10月  B. 7月

C. 4月    D. 1月

5.上图中虚线框内热带辐合带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为

A. 沿岸寒流增温    B. 亚洲季风势力强

C. 地势高气温低    D. 非洲轮廓南边窄

6.甲岛屿东部气候类型的成因可能为

A.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 受热带辐合带的控制

C. 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

D.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答案与解析】

本题组以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为背景材料,以图中所示的月份、虚线框内热带辐合带向南弯曲、甲岛屿东部气候类型的成因为切入点,考查了气压带与风带、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非地带性的成因等相关知识及解读与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组难度较为简单,解题时要注意图中所给的风向并要结合图示区域进行解答。

题组第一小题中我们结合着亚洲南亚地区的盛行风向来判断月份,南亚地区为季风,此时风向为东北风,所以应该为冬季,最符合的是1月。

第二小题中,图中虚线框内的热带辐合带主要位于印度洋海域,地势高低不可能使海洋上的气流辐合产生弯曲,且地处南半球回归线以北,此区域没有寒流;区域内辐合带的弯曲并没有和陆地轮廓一致;南亚季风明显,在冬季时越过赤道,与南半球该区域的信风带辐合而成。

第三小题中甲岛为马达加斯加岛,其东部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地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第一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同时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