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594期:秘密让人获利,但只有秘诀才能让人获得提升,最终成为真正的高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594期#
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的进步速度,跟他掌握的内隐知识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有人觉得内隐知识就是某个领域中存在的那些秘密,只要找到这些秘密,并且把这些秘密都掌握了,那么自己就能够快速进步。但实际上研究发现,内隐知识跟秘密还是有一点区别的,那么这点区别是什么?我来举个例子跟大家探讨一下。
在学生时代,我遇到过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老师。这位老师学识渊博,见解深刻,而且谈吐特别幽默,他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西游记》有特深刻的理解。这个老师也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他在每堂课正式开始之前,都会进行课前提问,如果有哪个同学回答不上来,那就一定要被罚站,而且他提的这些问题一般都有点难度。
有一件有趣的事就发生了,老师的儿子也是我们的同学,不过不一个班,他在隔壁班。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就发现每次在上课的时候,这位老师所提的问题,一般来说头一天或两天在家里边,他都问过他的儿子,一旦掌握了这个秘密,接下来我就再也不担心听这个老师的课程了。因为提前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下,所以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我从来没有罚站过,每次回答问题都是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经常还能有点闪光点,所以老师对我印象很好,给我的成绩打分也比较高。
那么大家想一个问题,我的发现是隐性知识吗?其实不是,我的发现只能算是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显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是无法用完整的符号体系,特别是用语言来进行呈现的知识。而老师的重要问题,头一天都会跟自己儿子进行沟通交流,这个内容当事人和旁观者都可以用语言、用符号体系去呈现,所以我的发现只能算是一个小秘密,它不能算是重要的隐性知识。这个小秘密只能让我悄悄的得一点实惠,并不能给我带来实质上的真正进步。
我从这个老师身上所学到的隐性知识是什么呢?是他的理解方式,是他的呈现方式,是他对文化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幽默的表达。这些东西深深地影响了我,对我后来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那么这些东西我是怎么学到的?就是用昨天讲到的方法“磨耳朵”、“洗眼睛”,真的是天天接触,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多看多听多读,在老师面前多请教。通过这样的努力,进步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
话题聊到这儿,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类,根据知识的公开性和可描述性,我们把客观存在的知识可以分成四大类:
第一类是公开性高,可描述性也高。这样的知识就是我们学的书本知识、课堂知识。
第二类是公开性高,但是可描述性不太高。比如说生活经验,比如说一些感想和感悟。
第三类是公开性低,但是可描述性比较高。比如说发明专利,商业机密,或者特殊的公式,一些小秘密。
第四类就是公开性低,可描述性也低。这一类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隐性知识。
有时候当事人自己掌握了隐性知识,但是他也没法用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这种知识只能通过高效的内隐学习来快速的获得,我们把这类知识可以简称为“秘诀”。大家注意秘密和秘诀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可描述性非常高,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和传播;一个是可描述性很低,甚至无法用语言符号来呈现和传播。那么最后我们做点总结:那些秘密让你在某一个领域中获利,但只有真正的秘诀才能让你快速进步,成为高手。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