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义序  -宋-朱熹

序周易本义
  
  〔南宋〕朱熹注
  序
  《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着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所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
  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纟因缊交感,变化不穷。形一受其生,神一发其智,情伪出焉,万绪起焉。《易》所以定吉凶而生大业,故《易》者,阴阳之道也;卦者,阴阳之物也;爻者,阴阳之动也。卦虽不同,所同者奇、耦;爻虽不同,所同者九、六。是以六十四卦为其体,三百八十四爻互为其用,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暂于瞬息,微于动静,莫不有卦之象焉,莫不有爻之义焉。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
  时固未始有一,而卦未始有定象;事固未始有穷,而爻亦未始有定位。
  以一时而索卦,则拘于无变,非《易》也;以一事而明爻,则窒而不通,非《易》也。知所谓卦、爻、彖、象之义,而不知有卦、爻、彖、象之用,亦非《易》也。故得之于精神之运,心术之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可以谓之知《易》也。虽然,《易》之有卦,《易》之已形者也;卦之有爻,卦之已见者也。已形已见者,可以言知;未形未见者,不可以名求,则所谓《易》者,果何如哉?此学者所当知也。

(0)

相关推荐

  • 淳安文献:余国祯《周易杂释》

    <周易杂释>附 严陵余国祯瑞人甫著 男中忬.中恬.中慎仝校 <卦象卦德> 下卦为内,上卦为外.凡<易>言象则自上及下,言德必由内达外.盖观象在成卦之后,论德本画卦之 ...

  • 《周易本义》之乾卦 朱熹

    《周易本义》之乾卦 朱熹

  • 什么是「逸象」

    本来想把林忠军教授和其他一些论文中看对干宝易学研究的贴出来,干宝是一个重要的易学家,继承汉易的象数,但那格式太乱,需要先整理,看到有三篇小知识文还不错,摘录下来做个记号. 这篇文章对尚秉和的象数评说, ...

  • 周易本义第一卷   -宋-朱熹

    第一卷 上经 周,代名也.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其辞则文王.周公所系,故系之周.以其简袠重大,故分为上下两篇.<经>则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也.并孔子所 ...

  • 周易本义(宋 朱熹)

    周易本义 [南宋]朱熹注 序 <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着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 ...

  • 周易本义(宋)朱子(清内府摹宋本)

    周易本义(宋)朱子(清内府摹宋本)

  • 周易本义第二卷   -宋-朱熹

    第二卷 下经 艮下,兑上. 咸:亨,利贞,取女吉.取,七具反.咸,交感也.兑柔在上,艮刚在下,而交相感应,又艮止则感之专,兑说则应之至,又艮以少男下于兑之少女,男先于女,得男女之正,婚姻之时,故其卦为 ...

  • 周易本义第三卷    -宋-朱熹

    第三卷 系辞 一 系辞上传 第一章 系辞上传传,去声.后同. <系辞>,本谓文王.周公所作之辞,系于卦爻之下者,即今经文.此篇乃孔子所述<系辞>之「传」也,以其通论一经之大体凡 ...

  • 李申| 朱熹与《周易本义》

    <周易>是儒经,易学是儒教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刘歆.班固开始,<周易>被奉为儒经之首,易学在儒教经学中就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然而,它无论如何特殊,易学既在经学之数,也就服从着 ...

  • 《周易本义》之坤卦 朱熹

    坤卦[坤下坤上]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 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初六:履霜,坚冰至.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