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头条!今日,鄂湘皖豫赣晋6省的水产料圈子,同时爆发了!
----- 广告 -----
文/图 农牧前沿 赵俊兰
2021年4月10日,由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安徽省水产学会联合主办,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山西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聚集了众多水产养殖及饲料企业,拥有丰富的水产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区与饲料生产区,也是我国水产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部地区的水产养殖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也将成为我国水产饲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次论坛以促进企业界与学界的交流、加强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的联系、提升水产饲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水产饲料研发、生产与使用水平、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为宗旨,以'疫’往直前:挑战与机遇”为主题,邀请了麦康森院士、解绶启研究员、周志刚研究员等20余位专家,并设立研究生论坛,密切关注当前抗疫防疫现状及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着眼水产饲料行业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促进水产饲料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坛开幕式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操海群教授
开幕式上,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操海群教授进行了开幕致辞。
锦绣安徽、迎客天下。操海群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安徽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和科研实力。自2013年以来,中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已在武汉、长沙、郑州、南昌成功举办。操海群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挑战变成机遇,实现我国水产饲料行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需要大家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恒胜先生进行致辞
王恒胜巡视员在致辞中表示,安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具有重要的位置。安徽境内河网密集,湖泊水库众多,水域生态良好,渔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淡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近年来,安徽省扎实推进渔业发展,202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232万吨,经济总产值925亿元。稻虾养殖综合养殖418万亩,位居全国第二。王恒胜希望大家携手并进,不断深化安徽现代渔业领域的开发,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水产学会监事长赵文武先生发表致辞
赵文武监事长表示,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大国,2020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45万吨,已连续31年位居世界首位。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饲料行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催生并繁荣了中国水产饲料工业,水产饲料业的兴旺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水产饲料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关键环节,是渔业全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赵文武表示希望大家珍惜机会,深入交流,提出科学建议,为推进水产饲料行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促进我国渔业科技进步和渔业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名誉院长:动物生长与健康的靶向调控机理

麦康森院士进行了以《动物生长与健康的靶向调控机理》为主题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解绶启研究员:水产饲料新型蛋白源研发的思考

水产品在人类肉食品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但紧张的饲料原料资源却禁锢了水产养殖发展的脚步。蛋白原料紧缺促进了植物蛋白的开发,也引出了与人争粮、与地争粮、植物蛋白含有抗营养因子、肉食性水产动物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差等问题。基于此,非常规原料开发顺“时”而来。
解绶启研究员表示,酵母及其他真菌原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可改善氮的利用率、改善消化道微生物组成、提高肠道健康、降低死亡率等。细菌蛋白如乙醇梭菌蛋白替代鱼粉可改善机体健康、阻止摄食豆粕导致的肠炎。微藻粉具有消炎作用,可替代饲料中的豆粕、提高健康和抗病力、改善体色。
非常规原料虽好,但如何使养殖户接受新的原料?解绶启认为首先需要通过饲料企业进行宣传,使消费者对非常规原料有正确的认知;同时在使用中要更加考虑动物的健康,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等。
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解绶启认为只有把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与养殖系统配合,才能根据不同的养殖环境条件为养殖动物提供精准营养。在水产养殖及饲料研发中,要持续改善原料品质,研发新的加工工艺和投喂技术,开发新资源,同时要持续进行品系选育的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陈立侨教授:中华绒螯蟹精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策略研究

陈立侨教授发表了《中华绒螯蟹精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策略研究》主题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周志刚研究员:基于价格及价值水产料企原料采购决策系统构建

周志刚研究员认为在水产养殖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饲料原料,对饲料原料的精准把控是水产料企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具有原料的检测力和采购力的企业,才真正实现了对原料的把控。
原料检测力是水产企业发展分化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周志刚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原料基因检测的流程。周志刚表示,目前已有猪、牛、羊、巴沙鱼等十种原料可以被精准检测,且极其灵敏,即使仅1%的掺杂,亦可被检测出。
周志刚认为,判断原料的真伪是判断企业采购力的基本前提。鱼粉、大豆等主要原料价格的高走,促进了原料替代工作的发展。与实验室研究不同,企业在进行原料替代时首先考虑的是原料是否可用,以及其可使用的量和原料价格、可采购量、如何使用最合算等。原料的表观消化率是企业原料采购时必检的指标,但基于原料库的表观消化率测定支撑不了原料采购决策系统的构建!原料采购决策系统的构建必须考虑增重率、饲料系数、存活率等生长性能参数测定,考虑价格指数和价值指数、从而计算采购的上限价格和囤货起点价格。

华南农业大学李远友教授:鱼类配合饲料的脂肪酸平衡问题思考与应用实践

李远友教授进行了以《鱼类配合饲料的脂肪酸平衡问题思考与应用实践》为题的报告。
广东海大集团研究院副院长贠彪:海大集团研发体系建设及实践

贠彪副院长发表了《海大集团研发体系建设及实践》主题报告。
江西农业大学周秋白教授:黄鳝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究进展

周秋白教授发表了《黄鳝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究进展》主题报告。
广东德宁水产技术总监陈宇航:国产鸡肉粉在特种鱼料的应用

调查发现,水产特水料已成为鱼粉使用大户,并将保持持续增长!随着生猪养殖的恢复,猪料需求的回升,特水养殖的发展,鱼粉今后的供需必将越来越紧张!
广东德宁水产研发的国产鸡肉粉,由鸡架、鸡皮等屠宰厂下脚料为原料,具有新鲜度高、VBN较低的特点,加工过程与鱼粉无异。
但国产鸡肉粉仍存在有问题:无统一标准,原料来源太广泛、品质不稳定!为判断鸡肉粉的优劣,德宁选择不同的国产鸡肉粉,以生鱼为实验对象,进行鱼粉替代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国产鸡肉粉可以作为特种水产料的替代蛋白源,且是非常好的替代物;蛋白不是国产鸡肉粉第一主要关注指标,更要关注丝氨酸/总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的含量;另外,镜检可以快速的初步判断鸡肉粉品质的优劣情况。
在选择鸡肉粉时,陈宇航表示,首先要寻找稳定的供货源,快速及时的进行镜检,准确测定氨基酸组成,从而了解产品的可消化率程度,判断鸡肉粉的价值,综合判定产品价格。
广州立达尔生物技术总监程宗佳:胡萝卜素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程宗佳总监发表了《类胡萝卜素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主题报告。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蒋军:安徽省渔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蒋军站长首先介绍了安徽省渔业基本现状。2020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约71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32.4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93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9万元。主要养殖品种有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鳊鱼、鲂鱼、黄颡鱼、鳜鱼、乌鳢、泥鳅、黄鳝等。
为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安徽创建了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00家以上。同时,积极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累计核发水域面积147243公顷。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7个,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42家。截至2020年8月底,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禁捕水域内退捕渔船船民全部建档立卡、退捕渔船全部回收处置、捕捞证全部注销、网具全部销毁、渔民全部退出捕鱼作业。
但安徽水产发展在池塘平均产量、特水水产发展、生产基础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其他渔业大省仍存在差距。
为推动全省渔业发展,安徽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推广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集装箱+生态池塘“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山泉流水养鱼技术,并进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未来,安徽省将加强水产投入品监管、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加强对老旧废池塘的改造、扶持水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小龙虾产业集群,全面推进安徽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联鲲集团技术总监曾梦兆:湖北市场大草鱼养殖增效方案

曾梦兆总监进行了《湖北市场大草鱼养殖增效方案》主题报告。
大北农水产技术总监周建成:饲料中添加铁调素对草鱼抗柱状黄杆菌感染的研究

周建成总监进行了《饲料中添加铁调素对草鱼抗柱状黄杆菌感染的研究》主题报告。
广州诚一水产大区经理周聪:草鱼低蛋白日粮技术的应用实践

周聪经理以《草鱼低蛋白日粮技术的应用实践》为题进行了报告。
广东溢多利生物大客户部总经理徐树德:酶制剂在水产上的应用现状和功能性酶制剂的开发

徐树德博士以《酶制剂在水产上的应用现状和功能性酶制剂的开发》为题进行了主题汇报。
现场花絮



水产前沿视频号
另种方式看前沿的水产资讯
码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