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故里:状元姚勉与湖塘的关系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九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关于这段语焉不详的文字,本文来补白一下。多种资料记载,姚勉祖籍宜丰,其母为姚家丫环,后被姚父相中,纳为妾(小老婆)。姚母怀孕后,为正室(大老婆)所不容。在姚母即将临盆之时,被正室扫地出门,可怜姚母挺着个大肚子沿途乞讨。其时正是三九寒冬,漫天雪花中,姚母在野地里生下了二郎(即后来的状元姚勉)。姚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哭无泪,本想弃下二郎一走了之。走一程哭一程,刚刚呱呱坠地的二郎也高一声低一声地哭个不停。姚母终于不忍弃子,又折回去,把饥寒交迫的二郎紧紧抱在怀里,抹干眼泪,咬着牙继续乞讨。

网上摘来的姚勉画像

却说在兴仁乡(今湖塘乡)邹舍里有一位员外,叫邹汝安,是个大善人。这天,他的管家外出办事,回来时,听到路旁有婴儿啼哭声,好奇地过去一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抱着一个婴儿。妇人早已晕绝,婴儿却是目光炯沿,哭声清脆。管家发了善念,抱起婴儿,搀起妇人,回到邹舍,向东家交差。少东家伯骧(春谷)也围过来凑热闹。说来也怪,二郎居然朝春谷呲嘴一笑,把春谷乐得不行,马上怂恿父亲收留姚氏母子,并给二郎取名“勉”,希望他发奋图强,出人头地。从此,姚氏母子便在邹舍开始了他们的幸福生活,也便有了后来的状元姚勉。至于“雪坡”这个号,是在姚勉成年后,母亲回忆起当年被逐出门、诞于雪地的经历而自取的,以志不忘。

苦难的童年,给姚勉很大的刺激,也赋予了他坚韧、好学的秉赋。据《新昌县志》载,姚勉“少颖悟,日诵数千言,居常作文有魁天下之志”。恰好大姚勉十二岁的邹春谷也是个为人和易谦谨,酷爱文史的人,便带着姚勉一道读书写字。在此期间,二人结下了深厚情谊。后来,春谷结婚生下三女,虽然都比姚勉小十几岁,但早已有意纳姚勉为婿。到十五岁时,经春谷先生岳丈李恕己(时任武冈县宰,为丰城名宦)推荐,姚勉到同田龙凤州海觉寺,师从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乐雷发。自此,姚勉诗文大进,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邹舍庄,谁能想到这里与状元姚勉有剪不断的关系呢?

却说邹春谷先后生有三女,长竹堂(妙善)、次梅庄(妙庄)、幼善庄(妙端),个个出落得羞花闭月,才貌双全。其时,姚勉仍是个寒士,“家四壁立,读书声与腹雷并作,过之者弗睨也。”但邹春谷早已看好姚勉,不顾旁人的嘲笑和怀疑的眼光,毅然把大女儿竹堂嫁给姚勉。按邹舍《邹氏宗谱》载,姚勉的名份是入赘,也就是上门女婿,姚勉正式成为邹舍邹氏的一员。这是南宋淳佑八年(1248)的事,其时姚勉年已32岁,竹庄芳龄20。可惜一年后,竹堂生下女儿荣后20天就病亡,女儿荣也于次年夭折。姚勉想到自己悲苦的童年以及后来艰难的求学经历,又想到娇妻爱女先后夭亡,不禁痛心疾首,几至心灰意冷。为了纪念竹堂夫人,也为了报答春谷先生的知遇之恩,姚勉决意不再他娶。

而这个时候,19岁的梅庄小姐也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前来提亲的几乎要把春谷先生家的门槛踏破。但春谷先生早有盘算,要把二小姐梅庄续嫁与姚勉。这个想法一提出,几乎全族的人都哗然了,纷纷指责春谷先生,也有指斥姚勉的。对此,姚勉无话可说,春谷先生却泰然自若。

《四库全书。雪坡集》收录的姚勉亲撰的“梅庄夫人墓志铭”

俗话说,功夫不误有心人。姚勉的出头之日终于来到了。淳祐12年(1252),姚勉考中举人,次年进士及弟,廷对第一,点为状元。这个时候,姚勉已经37岁“高龄”,仍是孑然一身。回乡省亲时,春谷先生再次提出要把二小姐梅庄嫁与姚勉,族人这个时候才不得不佩服春谷先生的先见之明。正欲办理婚事,不想姚勉远在宜丰的父亲去世,只得弃婚守孝。三年后,即宝祐四年(1256)二月,“乃克亲迎夫人”,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可惜,至宝祐五年(1257),梅庄夫人又病亡了,时年28岁,而姚勉已经42岁。两位夫人均是婚后一年即殁,姚勉在《梅庄夫人墓志铭》中写道:“妇虽皆一年而殁,然而一年之中百年义在”,又发誓“俾元夫尽子职以报劬劳,某也益自植立,复植立其二弟,使邹之门户终显有光。”其对两位夫人、对邹家的用情可见一斑。姚勉把梅庄夫人安葬在竹庄夫人一起,据说二位夫人的墓在邹舍北侧的华严寺旁,惜无遗迹可循。梅庄夫人没有留后,姚勉唯一的儿子元夫乃是竹庄夫人病亡后,姚勉纳的妾黄氏所生。一段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终于画上了并不完美的句号。

邹舍祠堂前,有一座年代久远的门楼,上面藤蔓缠绕,把门楼上的匾额也遮掉了

中了状元的姚勉官运亨通,先后授承事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沂靖王府教授。但姚勉过得并不快乐,并且早已心力交瘁。由于小时候被弃之雪地落下的先天性营养不良症,由于少年不得志而中年又屡遭失偶之痛,由于长期寄人篱下而伴生的种种忧郁,他的性格变得刚硬有余而圆润不足,而身体也每况愈下。史料记载,姚勉曾先后与朝中宰相丁大全、贾似道这两位权臣硬碰硬地斗争,结果两次被罢官。虽然被人誉为“磊落有奇节”、“愤世嫉邪,排奸指佞,磊磊落落”,但终于无法施展抱负。而这位千古奇才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景定三年(1262),朝庭授姚勉处州通判,姚勉这时已重病缠身,无法赴任,并于不久后辞世,年仅47岁。

姚勉死后,家人遵其遗嘱,安葬在湖塘邹舍东北侧的邹家山(即后来著名的状元山)。儿子元夫结庐守墓,在姚勉墓旁修一庙宇,后人称之为“状元庙”。经年累月后,庙宇不存,崇文尚礼的湖塘人们经过整修,把状元庙改建为“状元亭”,以纪念这位出身苦难而又发奋读书终于出人头地的状元,也可供行人歇脚。状元亭位于状元山的东北侧,当年的官道旁,也有好心人经常烧些茶水,或者提供给粗粮米粥置于亭中。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兴修水利,状元亭被毁,与状元亭相关的种种故事,也不再延续,残存于少数有心人心中。

姚勉为邹舍亲撰的《邹舍邹氏族谱序》

姚勉生于雪野,长于邹舍,知遇于邹舍,赘于邹舍,殁后葬于邹舍,与邹舍留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邹舍人。而湖塘,也因为姚勉,沾得了无数文气,赢得了“状元故里”的美誉。无论是历史上,或者是现在,在湖塘人们的心中,姚勉就是自己家乡的一员,受到了湖塘人民至高无上的尊重和爱戴。很多人,甚至很多村族都以姚勉为荣,在宝祐四年(1256),也就是姚勉第一次和宰相丁大全斗争被罢官回到邹舍时,附近村民纷纷恭请姚勉做客,捧若上宾,邹舍、雄庄、湖塘、富塘几个村庄还请姚勉为族谱作序,姚勉也欣然命笔,给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墨宝,也见证了姚勉和家乡湖塘的深厚感情。

(0)

相关推荐

  • 沉寂冷清的陈氏三状元

    北宋陈省华之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以巍科重臣著名于世,并称为"陈氏三状元".陈家良好的家教和家风,令陈家英才辈出,后代显达昌盛,绵延百年,为当地首屈一指的世家望族.陈氏一 ...

  • 一湖秋月 归故里(10)

    归故里(10) [七律]   作者:一湖秋月    简体 繁体 少时求索苦西东,今日熬成白发翁. 世路不曾为好汉,人前何必论英雄. 三杯浊酒千愁尽,两袖清风一笑空. 自有闲花连老屋,任由岁月去匆匆.

  • 叶楚伧 民国酒徒

    1933年,叶楚伧带一家人去燕子矶游玩.下车后,叶楚伧忽然问外甥:"你知道我在国民党里做些啥?"外甥回答:"你不是当中央秘书长吗?"叶楚伧摇摇头,缓缓说道:&q ...

  • 曾璞:南北“三苏”故里行,谈古论今感叹多|散文

    曾璞:南北"三苏"故里行,谈古论今感叹多(上)|散文 文/曾璞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三.状元故里古盐泉县之行收获多 在柳池午餐后,我们匆匆踏上了去有近七百年历史的古盐泉县城玉河 ...

  • 潮州状元故里仙都林氏家庙

    潮州潮安金石镇的仙都乡,也称仙德,俗称山兜,是潮州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林大钦之故里.据资料介绍,宋孝宗乾道年间,仙都村林氏始祖济泉公从福建省莆田县石榴巷迁居揭阳竹林宫(现登岗镇管辖),至二世祖缉先公又 ...

  • 探村温州泰顺|仙居古村,温州首位状元故里,最长廊桥相伴

    浙江温州,泰顺,仙居古村. 位于泰顺县罗阳镇,地处飞云湖上游集水区域,风景美如仙境.这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的历史,在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里是温州首位状元徐奭故 ...

  • 王曦 ‖ 梅痴状元故里游,东瓯山水发清辉。

    诗人简介 王曦,原名王建款,喜欢乡土文化与文学,初中时就在浙江各类报刊发表文章.网名一爿土.傲剑凌云.小鲍叔,曾连续6年被<温州日报>等报刑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温州市新闻与文学协会会员 ...

  • 状元故里,浙闽交界处的一个千年古村,美得像一幅画卷

    在浙闽两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千年古村落,这个村子可不简单,不是一般的村子,村里不光出了一个状元和十八个进士,并且还美得不像话. 这个古村地处福建省寿宁县犀溪镇,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西浦村,这里钟灵毓秀, ...

  • 状元故里:千古一登小华山

    小华山是湖塘地区最高的山峰,虽然海拔只有187米,但在湖塘人心目中,却是亘古不变的圣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小华山雄踞于华山群的最高峰,山岭里灌木.乔木错落有致,树种繁多,间有清泉汩汩,浇得满山葱葱 ...

  • 状元故里:虔溪八景与跃龙书院

    虔溪位于湖塘西部.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山东邹县东鲁侯仲俊公之后胡坚从抚州崇仁县路坪移居虔溪,成为虔溪邹氏始祖,这也是湖塘境内最早的先民.虔溪位于湖塘乡西部,一条发源于华山岭脚下的溪水流经村前, ...

  • 状元故里:福溪“止马树”与“龙华书院”

    湖塘乡堎上村,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高安至丰城的必经之路.到上世纪末,堎上村还有青石板铺成的故道,从西向东纵贯村庄,直达丰城县城. 宋朝绍兴年间(1131-1161),胡明达(至德)从同田龙雾洲迁居至此 ...

  • 状元故里:辉煌400百年的潜峰书院

    湖塘历来有"十里五书院,一乡两状元"的说法.五个书院中,林华书院,龙华书院,跃龙书院,逢原书院均已考证清晰,唯潜峰书院只闻其名,未知其踪.笔者到实地考察,并查阅了大量资料,试图发现 ...

  • 状元故里:睦塘石龟的传说

    在湖塘乡睦塘村东头,有一只昂首挺胸的石龟,立于道旁.石龟连头带尾约有一米长,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就连嘴角的胡须也十分清晰.石龟背上有一个长方形槽,很显然,这只石龟原本是墓前驼碑石的.石龟早前并不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