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说小年的来历

童年时候,我们很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多好多好吃的,什么花生、瓜子呀,油炸果子呀,腊肉、板鸭呀,多得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完;家里大人看到我们嘴馋说:“今天腊月24,先给你们小孩子过小年吧!”我们很高兴,一边跳,一边说:“过年了!过年了!”有个叫爷爷的走过来说:“孙儿们呀,怎么这么高兴?我给你们讲一个小年的故事好不好?”我和几上下年龄的小伙伴异口同声地说:“好!!”一听到这个爷爷说会讲故事,什么过年的事,全都忘了,赶快走过去听他讲故事。他说:“我讲一个过小年故事,好不好呀?”大家都说:“好!!”爷爷开讲了。“这个故事,我也是听我爷爷讲的,你们听好呦。话说,我们的老祖宗朱元璋年轻时,是一穷光蛋。一年过年,他身无分文,想在肉铺里賖几斤肉过年,老板不肯;他说那賖一个猪头吧?因为古代猪头很便宜,老板猪头也不赊。朱元璋无可奈何,随手在街道墙壁上写上一首打油诗:‘可怜可怜真可怜!别人有年我无年,赊个猪头要现钱,有朝一日当皇上,老子要过二个年’”

想不到朱元璋后来真当上了皇帝。

有一年快过年了,朱元璋突然想起曾经写在墙上的打油诗,为了自己的金口玉言,他颁旨,从今年起过二个年,一个小年,一个大年。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二了,就定在明天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由于交通不便,圣旨传到南方迟了一天。所以就有了北方人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后来才有了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之说。”

亲友,这个故事我小时候信,后来慢慢长大了,我有好多疑问。你信否?

(0)

相关推荐

  • 成语故事系列之八面威风

    八面威风:托赖着真天于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释又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 故事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继续南下. ...

  • 【一亩荷田】荷籽︱二月二里忆习俗

    二月二里忆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东北的二月二仿佛是用来结束正月的分水岭,这一天,男人们多数会去理发,当然我说的多数男人是指上了年龄的一些人,这其中也包括我的父亲,父亲是遵循老令儿的.为什么要二月二理发呢 ...

  • 小年的来历:为什么有大年三十,大年初一的说法?民间传说

    过年了,为什么有大年三十,大年初一的说法?又为什么会有过小年的说法?为什么北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这里面,还真有一段民间传说故事呢,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大家都知道 ...

  • 话说苏州人与猪头肉

    话说苏州人与猪头肉 现在卤菜店里猪头肉价位蛮贵,放在早前是上不了台面的蹩脚货,有钱人和稍有些地位的人都避而不食.这些人即使落魄后,购买时,也要二头望望,看看有没有熟人,没有熟人时才上前购买,苏州人称这 ...

  • 小年的来历

    小年的来历 朱元璋年轻时是一穷光蛋.一年过年,他身无分文,想在肉铺里賖几斤肉过年,老板不肯,他说那賖一个猪头[猪头]吧(古代猪头很便宜),老板猪头[猪头]也不赊.朱无可奈何,随手在街道墙壁上写上一首打 ...

  •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的来历、传说和习俗,别忘了讲给孩子听

    文|凝妈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猛一看,马上到腊月二十三了,是我们这里过小年的日子.小年就是过年的前奏,意味着 ...

  • 你知道小年祭灶节的来历吗?

    为什么民间从小年开始就算过年了?为什么腊月廿三日叫小年?为什么这天要祭灶?

  • 小年来历及习俗

    节日简介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节日由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 ...

  • 成都所有老街名称的来历全集!

    成都老街的来历成都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街巷极多:东.西城区计街道563条,巷道216条,以"路"名街的211条,以桥梁为名的共33处,还有以里.坝.村.沟.湾.道.坊.池 ...

  • 万病验方之来历,真是历尽艰辛……

    古鸡鸣寺 万病验方之来历,看看旧引附真是历尽艰辛-- 旧引附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而无尽曰仁.愚兄弟隐居山中,日以求仁为事,身心交病未得其方,几陷于死亡.犹幸夙世有缘,得近溪罗先生会语而心生,得立斋薛 ...

  • 视频解密邓州方言“新袖子”“儿袖子”“孙娃袖子”的来历

      在我们河南南阳邓州,我们这里也称媳妇叫袖子.小时候,那一家有迎娶新娘的,全村的大人,小孩,都要去凑热闹,俗称看"新袖子".公公,婆婆,称儿媳为"儿袖子".爷 ...

  •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