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基因的形成与发展(月读)(张剑伟 张彦修)
相关推荐
-
儒家及儒教之精典概念
最高神:天,也称天尊.昊天上帝.苍天. 郊祀:儒教祭祀上天的活动仪式,由君王带领王公大臣依据礼法于国都郊外 祭祀上天,感恩上苍,为百姓和国家祈福.昊天上帝只有皇帝与大臣可以祭奠,且只能由皇帝主持祭祀. ...
-
《国学溯源》自序
<国学溯源>夏海著 中华书局出版 自 序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精神领域出现了 ...
-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基因的形成发展
[读史札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时期,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相互激荡,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集中创制时 ...
-
张剑伟 张彦修: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基因的形成发展
作者:张剑伟 张彦修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3月22日 第14版) 春秋地图(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经 ...
-
每个字都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
采访者:杨海龙 被访者:王立群 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名师.央视<百家讲坛>资深主讲人,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 ...
-
关中盆地、汾河谷地、河洛盆地:诞生了黄土高原上的中华文化基因
"中华文明为何能够绵延不绝?这是因为我们文明很早就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并培育出了几大重要"文化基因".它们都是在关中盆地建都的盛世王朝--周秦汉唐时期完成的.同时,在关中两 ...
-
高考攻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点汇总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2.政治形势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众多分散 ...
-
中华文化的基因
易赞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筮书,经过历代哲学家的阐释,发展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 <易经>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 ...
-
众流归海——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原创大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110余件(套)绘画、造像、雕刻及文学图像,呈现明清时期和谐共生、融会贯通的中华文化群像
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展长沙开展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3-19 09:14 "众流归海--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原创大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邓霞 摄中新网长沙 ...
-
中华文化自春秋战国以后一直在退化,甲骨文是被清朝统治者打压雪藏的
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根,现代的汉字是源自甲骨文,当时的清朝为了统治.奴化老百姓,除了大量打压.屠杀有血性.有思想的人外,还大兴文字狱,进行愚民教育,这一点在前几年已经详细聊过,此处不再赘言. 耗时百余年 ...
-
自信基因诗意净(一)——中华文化从未间断的三个特征及根本原因
自信基因诗意净(一) --中华文化从未间断的三个特征及根本原因 题记: 中华文化从本质基因来看,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仁义文化自信基因,实践文化自信基因,包容文化自信基因.这三个突显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