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唐诗之路是如何形成的
相关推荐
-
浙东唐诗之路:一条诗歌型的文化线路
. 浙东唐诗之路:一条诗歌型的文化线路 作者:奚雪松 张光明<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5日 12版) 天姥阁 马骏摄/光明图片 浙东唐诗之路线路 奚雪松制图 沃洲天姥水云间 吴新潮 ...
-
“中华第一高瀑”在哪?在天台山大瀑布邂逅浙东唐诗之路诗和远方
浙江天台,是立县1800多年的浙东名邑,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闻名.天台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先秦古籍<山海经>里就有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 ...
-
绍兴日报数字报
--新昌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纪事 核心提示 山水为基,文化赋能.一千多年前,李白.杜甫等诗人在浙东山水间的反复流连吟唱不仅铺就了一条灿烂的"浙东唐诗之路",也成就了一个旅游大 ...
-
新昌县高标准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
近年来,新昌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高标准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作为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聚力挖掘诗路内涵,凝练文化底蕴:聚力呈现诗路实景,建设唐诗 ...
-
唐诗之路精华地,著名艺术家徐戎于新昌沃洲湖畔的现场书写
文\俞晓军 吴瑞英 摄影\张家英 董浙凌 2020年立冬节气刚过,唐诗之路精华地新昌,天姥山下的沃洲湖畔迎来了著名艺术家徐戎的诗意书写活动. 东晋画圣顾恺之曾叹此地"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 ...
-
【鸿雪诗话】浙东唐诗之路 浙 东 寻路
_ 词人,是那种把世界放在心中的人. 词人手中的那一枝笔应是一根魔杖,既可以化池为海,也可以缩龙成寸.于大千世界中,能观音听色,方入妙境. -蔡世平 <<南园词话>> 诗品如人 ...
-
渔浦: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
渔浦烟波浩荡,山明水秀,以特有的魅力使历代诗人骚客为之倾倒,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是学校老师经常用来教育学生的口头禅,鼓励学生要多读一点唐 ...
-
文化萧山 | 100多位诗人留下了240多篇隽美诗文
这里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交通工具--距今8000年的独木舟.它孕育了璀璨的跨湖桥文化,将浙江文明史前推了1000年. 这里是吴越争霸的古战场.勾践卧薪尝胆的所在地.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都是我们民族精 ...
-
金锡逊:李白行走在“唐诗之路”上
这条有名的文化之路蜿蜒在浙江大地上,那就是"唐诗之路"! "唐诗之路"并非凭空之想,还真有地理上的具体路线,它是指从钱塘江开始,沿浙东运河,经绍兴会稽山.上虞和 ...
-
行走唐诗路,寻梦天姥山!千年古城新昌等你来……
梦里诗城不相负,相约明珠四月天.在浙江,有一个诗意盎然的千年古城,在这里你可以拾杖穿越天姥仙境,在鼎盛香火千百不绝的大佛寺祈福纳祥,听一曲行云流水般的越剧调腔表演,感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0余位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