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6188)500年来 撬动世界史的神奇之“花”
相关推荐
-
陆地棉
广东人称见识少的人叫"大乡里",就是乡下人的意思.我从不忌讳跟人说我就是"大乡里",本来就来自乡村.可是说来又惭愧,有朋友一直对我的乡下成份持严重怀疑态度,皆因 ...
-
棉花,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遥远省份的一场棉花风波,终于传到了皇帝那里. 那是1791年,广州商人吴昭平破产,欠了外商棉花货款28.9万两白银.对当时的盛世王朝而言,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但乾隆还是亲自做了批示:"揭买 ...
-
棉花帝国往事:资本主义驱动的探底竞争
©深响原创 · 作者|杨策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白成了一片". --英国驻印度殖民总督本·丁克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只有棉织品才是真正全球性的商品,调动了全世界的资本.土 ...
-
棉花:凡人身上衣,帝国兴亡史
|循迹晓讲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方生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28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最近这些日子,棉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历史上,棉花对人类 ...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是围绕棉花的种植、采摘、纺纱、织布自动形成的……要了解世界化,要了解昔日的世界化和今日的世界化,不如研究一块布片
棉花的全球传播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0 05:46作者:曹瑞臣,系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棉花在中国的传播和种植古今中外,人们驯化栽培的棉花一般有四个品种:亚洲 ...
-
说说棉花的起源
编辑 | 角落 对于现代人而言,棉花可谓是再熟悉不过.我们每天所穿的衣服.所使用的物品中都含有大量的棉成分,甚至连人民币的主要原料也是由棉纤维构成.那么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棉花又是起源 ...
-
走进课堂 | 课堂实录:棉花与棉布时代
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郭润涛老师开设的<明清经济与社会>课程是本学期的通识核心课程之一. 博雅哥今天带来的是郭润涛老师本学期的课堂实录.郭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丝麻时代如何转变为棉布时代.政府的推广 ...
-
中国棉花简史
原创我是青鸟2021-03-27 08:52:32 有关棉花的知识从印度向东传遍亚洲,特别是传入中国.尽管中国最终会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棉花和棉纺织品生产国之一,而且今天仍然是棉花产业的中心,但棉花并不 ...
-
[首藏作品](6058)三星堆发掘连拆“6个盲盒” 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
三星堆发掘连拆"6个盲盒" 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李 迪 陈 科3月20日,记者从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获悉,四川省在2019年11月至2 ...
-
[首藏作品](5243)十余省开展试验示范500余项 保水剂替代地膜技术成功“出道”
十余省开展试验示范500余项 保水剂替代地膜技术成功"出道"科技日报讯 (杜英 通讯员张文丽)11月19日,在"海瑞达保水剂替代地膜技术"成果评价会上,来自中国 ...
-
[首藏作品](6446)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
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图为威仕喜(浙江)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在操作精密机床.江耘摄2021年,浙江省龙游县首次明确提出"科技龙游& ...
-
[首藏作品](6445)苏州打出“三张牌”,力促航空航天产业“高飞”
苏州打出"三张牌",力促航空航天产业"高飞"◎本报记者 金 凤500家到2023年,苏州力争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500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600亿元,将 ...
-
[首藏作品](6444)重塑制造业之前 工业互联网平台还要跨越哪些难关
重塑制造业之前 工业互联网平台还要跨越哪些难关◎本报记者 刘 艳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③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基础支撑产业还很薄弱,核心技术积累不足,软件应用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相关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 ...
-
[首藏作品](6443)抗逆转录治疗HIV效果再获实证
抗逆转录治疗HIV效果再获实证患者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差距不断缩小科技日报北京5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由于世界范围内艾滋病检测及治疗服务越来越普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 ...
-
[首藏作品](6439)“火箭女神”姜杰:为国铸剑耀苍穹
"火箭女神"姜杰:为国铸剑耀苍穹科技创新巾帼行动 ·人物系列④◎实习记者 代小佩由于父亲在航天系统内当医生,她年幼时便接触了不少关于火箭的故事.这种缘分持续至今,她被誉为" ...
-
[首藏作品](6438)母亲节将至 给妈妈们送份养娃“避坑”指南
母亲节将至 给妈妈们送份养娃"避坑"指南◎本报记者 张 蕴辟谣本周日即5月9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当一名称职的母亲,不仅需要爱与耐心,还需要理性和科学.如今网上关于育儿的&qu ...
-
[首藏作品](6436)“特岗计划”要让更多教师归“乡”
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特岗计划"要让更多教师归"乡"◎本报记者 张景阳 王迎霞 通 讯 员 梅 英"特岗计划"对我国中 ...